展望“十二五”,完善物流业发展环境,建设东北亚多式联运中心、物流服务供应链管理中心和国际物流枢纽城市的目标正渐行渐近……
区域性金融中心——全面提速
2003年,作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组成部分,大连金融中心建设提上日程。
2009年,国家战略使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站在了更高的历史起点。市委全会研究部署了建设金融中心的战略任务,市政府制定了《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大连金融中心建设全面提速。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这样描述:加快推进金融中心建设。高水平建设人民路和星海湾金融商务区。支持大商所上市期货新品种,建设亚洲期货交易中心。健全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积极设立和引进各类金融机构。促进驻连金融机构发展壮大,支持大连银行、百年人寿等金融总部加快全国网络布局。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企业上市和直接投资。
从19世纪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确立至今,国际金融市场经历着由集中到分散,又由分散趋向集中的过程。虽然不同的国际金融中心存在模式上的差异,但它们都有便利的交通与发达的基础设施,优越的地理与时区位置;以区域内发达的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托;具备完善的金融市场结构,规模庞大的成交量;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大量聚集,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发达,法规体系宽松而严格。
如今的大连,正比照这些标准前进着。截至2009年11月,全市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达9755亿元,比年初增长27%;银行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864亿元,同比增长30%,各项贷款余额5215亿元,可比增长36%;保费收入107亿元;证券交易额7406亿元,同比增长64%;全市金融业实现净利润89.8亿元,各项指标继续保持东北地区最好水平。2009年,一批中外资金融机构也被大连良好的金融产业绩效、金融市场规模、金融生态环境等吸引,纷纷落户大连,渣打银行、锦州银行、盛京银行……同时,大连金融业总部经济也在迅速推进。去年6月,百年人寿作为第一家总部设在大连的中资保险公司正式成立,此前大连已拥有的全国性中资金融类法人包括大连银行、大通证券及大连商品交易所等。百年人寿的设立,使得大连的金融结构更为完善,形成银行、保险、证券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截至去年11月末,大商所期货交易量、交易额分别为7.3亿手和32.46万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5.9%和27.2%。保持了全球第二大农产品期货市场地位,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塑料期货市场和最大的油脂期货市场。
目前,大商所的法人客户数量约2.3万,仅占总客户数量80.9万的2.86%,与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结构相比法人机构客户较少。因此,开发和培育机构客户是期货市场迈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建立“中国专业期货投资者协会”可以为中国顶级投资精英创造交流、提高的平台;可以为个人投资者转型机构投资者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投资人才的培育和市场梯队建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已经设立了许多优惠政策来吸引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落户。以深圳为例,期货公司总部注册地迁入一次性奖励金额数百万元。
市金融发展局局长曹煦给记者列出了这样一组关于大连金融中心建设的“关键词”。发展目标:立足大连,依托环渤海,服务东北,面向东北亚,在建设东北地区金融中心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东北亚国际金融中心。基本框架:以期货业为龙头,投资、融资服务为主体,涉外金融和保险为两翼,金融后台服务和中介服务为依托,着力构建东北亚国际期货中心、投资融资中心、国际结算与离岸金融中心、保险服务中心、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和中介服务中心。空间布局:根据组团式发展的城市格局和现有基础条件,形成“二二一”格局,即中山CBD金融商务区和星海湾金融城两个核心功能区、旅顺南路高新园区和旅顺北路甘井子两个后台服务基地、依托保税港区发展离岸金融中心。四大建设:机构体系建设、市场建设、环境建设、人才建设。补齐三个短板:中小企业融资、农村金融体系、直接融资。曹煦说,大连金融业要把优势做强做大,把缺陷填充补齐,保持自身特色。预计到2030年,大连将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比肩东京的东北亚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