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军事变革需要,推行军事供应链管理

2011-08-05 16:55
仓储费等收入的利润空间正在不断缩小的条件下,获得了一个新的主要利润来源。国内外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也正向供应链管理企业转型,已由主要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转为向客户提供企业供应链解决方案,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潜力已初见端倪。而地方供应链管理的飞速发展也为我军军事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我军物资供应部门应大胆引进供应链管理的先进理念,借鉴地方供应链管理的科学做法,又要充分考虑军事供应链的特殊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有利条件加快建设步伐,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把军事供应链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使我军物资保障水平尽快与世界保持同步,为确立我军在世界军事领域的战略优势奠定可靠基础。

  (三)美军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为我军实施军事供应链管理提供了现实模型

  2001年7月,美国兰德公司对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实际做法进行了广泛考察之后,将军事供应链管理方案递交美国军方并得以批准,军事供应链倡议最终在2001年10月的克罗纳会议得以公布。美军的军事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四项战略:(1)将地方企业的供应链理念运用于美军后勤;(2)在美军物流中心正式实施军事供应链管理;(3)与美军顶级供应商构建战略联盟关系;(4)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在军队中的应用,从而支持军事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军事供应链管理系统以其扁平化、模块化、柔性化的军事物资供应体制,规范透明、规模适度的军事物资采购能力,三军一体、军地联合的军事物资储备能力,多维立体、无缝衔接的军事物资输送能力,全程可视、整链透明的物资信息处理能力和科学合理的军事物资供应决策能力为作战部队提供了快捷而又准确的军事物资供应,确保了战争的最终胜利。美军供应链管理虽处世界领先地位,但仍属刚刚起步,我军在这方面时滞不长,不能采取惯用的跟进式、渐进式发展模式,充分利用我国物流业和供应链管理超常规发展的大好机遇,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军事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走跨越式发展道路,最大限度地发挥后发优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尽早确立我军供应链管理的世界先进水平。

  (四)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军实施军事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

  20世纪后期,以计算机技术、自动识别技术、通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群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新军事变革,军事领域面临有史以来最深刻、最根本的一次信息革命。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军事供应链管理成为可能。现代信息技术为军事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充分条件,必将对军事供应链管理实践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通过这些信息技术在军事供应链管理领域的运用,有利于军事供应链的各环节实现信息共享,使军事物资供应的库存管理、全程跟踪实现 “可视”。并且,随着现代信息系统向专家型、智能型发展,军事物资供应的计划、管理和控制水平得以进一步提高,为以速率、准时和柔性为核心的军事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从而使最终实现军事供应链的一体化管理成为可能。

  三、实施军事供应链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军事供应链管理要求大力推进一体化的联勤体制建设

  未来信息化战争是诸军兵种整体作战能力和武器装备系统效能的较量,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特征。这就决定了必须改革现行后勤体制,超越军兵种界限,加强军事供应链管理,不断提高后勤保障一体化程度。我军后勤保障体制经过联勤改革虽有所改善,但“小而全”的低效状况尚存,一体化程度偏低,军事供应链保障环节过多,与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要求不相适应,现在的战区联勤仍属联勤的初级阶段。未来十年要把战区联勤推进到联勤高级阶段,彻底打破军兵种分勤的界限,减少后勤保障层次,扩大联勤范围,增强联勤力度,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三军后勤保障一体化。在保障层次上,减少保障机构中间层次,缩减军事供应链的保障环节,联勤保障形成总部—联勤机构—作战部队三级军事供应链保障环节,专用保障形成军种—基地—战术作战部队三级军事供应链保障环节,改变单一军种为主导和局部区域为基础的格局,使三军部队在联勤机构下处于平等地位。另外,实行全军范围的三军一体化,要在三军通用保障一体化运转良好的基础上,视情况发展逐步向三军通用与专用保障全部一体化过渡。而以军区为基础的联勤体制,不论实现何种形式、何种程度的三军一体化,其后勤资源最多只能做到在军区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要实现在全国、全军范围的最优配置,也要求加强军事供应链管理,实行以全军性联勤系统为基础的保障体制。纵向上整合战术后勤、战役后勤、战略后勤等军事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横向上综合物资供应(包括装备器材的设计与研制、采购、储存、配送、处置等)、装备维修、交通运输等各项后勤职能,使整个军事供应链实现最大程度的协调一致和无缝运作,实现战略,战役、战术后勤力量由橄榄型结构向哑铃型结构的转变,促进军事供应链上的所有后勤资源实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二)军事供应链管理要求切实加强模块化的后勤部(分)队建设

  后勤部(分)队是后勤保障的基础,也是军事供应链上的重要节点,直接为作战部队提供末端物流保障。后勤部(分)队未来将逐步向规模小型化、编制合成化、功能综合化方向发展,以模块化编组为基本思路,改革后勤部(分)队的编成,使后勤基本保障力量成为由若干能够独立完成规定功能、又彼此紧密联系的后勤保障单元组成的有机整体。战时可根据作战需要,灵活运用,按需组合,发挥其专业化优势,对部队实施快速、高效的保障,实现“数量型”向“速度型”的转变,达到保障效益与保障效率的动态均衡。这种“模块式”编组方法,可使后勤部(分)队的使用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有助于实现整条军事供应链的流畅无阻。可根据被保障部队的实际规模、作战任务等因素,灵活地增减后勤保障部队,又可对后勤保障部队灵活“拆卸”,按需“组装”。这种抽组后勤保障部(分)队的方法,既大大提高了后勤保障能力,又能在后勤总人数不增加的情况下,对作战部队实施机动灵活的后勤保障,最大限度地降低军事供应链总成本,提高军事供应链的总体保障效益。

  (三)军事供应链管理要求尽力加快规模化的综合后勤基地建设

  过去“山、散、洞”的仓库布局和三军自成体系的储备格局,使军事物资储备过于分散,反应速度慢,不适应军(兵)种联合作战和快速支援的需要。总体布局上,北多南少,在主要战略方向上,一线少,二线弱,三线远。分布点散,面大,重点不突出。陆、海、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