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立良好的物流体系为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提供保障
最低收购价粮食的收购、储存、交易、运输等为促进我国粮食物流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如何解决现有物流条件存在的问题,完善最低收购价粮食的物流体系,提高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效果,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物流信息平台。信息化管理是粮食现代物流的重要标志之一。从当前可利用资源的条件来看,建立全国粮食物流信息平台尚有一定难度,但首先建立以中储粮总公司为核心、以最低收购价粮食为目标的粮食物流信息平台已经具备基本条件。建立这个平台所需要整合的信息资源包括:最低收购价粮食的粮源、布局、库点、交易价格、用粮企业需求、可利用的运输工具、运输线路等。而且,上述信息需要与中央储备粮的轮换信息结合起来,与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网上交易系统衔接起来,还要与铁路运输线路和车辆的配置等信息结合起来。上述信息资源虽然分散于不同机构,只要国家有关部门统筹协调,还是可以整合的。与此同时,所有的受托收储库也必须建立物流动态管理系统。即:受托收储库要把从粮食进入粮库大门开始的检斤、化验、入仓、结算,以及以后的储存、出库等全部信息纳入计算机管理,并与中储粮总公司的粮食物流信息平台联网。
(二)发展现代运输方式。由于最低收购价粮食的储存基本上实现了散装化,而且大多数用粮企业(面粉厂、大米厂、油厂)都有接收散粮的接卸设施和暂存中转筒仓,这为推进最低收购价粮食的散装运输、装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根据我国粮食产销区分布格局和各种运输工具的价格比较,为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有效配置资源,最低收购价粮食的跨省移库和销售出库的运输方式,可以按照运距的长短,采取短途、中途、长途三种散装运输方式,即短途采用散粮汽车运输,中途采用散装火车运输,长途既可以采用铁路运输,有条件的还可以采用海上散装运输。
短途发展区域散粮汽车运输:根据现有物流条件,应首先在黄淮海地区大力发展散粮汽车运输,而且500公里运距范围内的粮食运输都可采用散粮汽车直接运达终端客户。根据河南省粮食交易物流市场有限公司2006年实际测算,专用散粮汽车超过120公里后的运价为0.38元/吨公里。120公里至500公里为经济运距,其收益率较高。其中500公里的作业周期为3天,标准5轴半挂车的每吨运费约95元(装小麦48吨,单车往返费用4545元)。以此运距半径,河南省北部、山东省北部、河北省的小麦可用散粮汽车直接运达北京、天津的面粉厂和粮库(特别是需要大批量轮换小麦的中储粮直属库)。目前河南省粮食交易物流市场有限公司已有50多辆专用散粮汽车运营于从河南发往京、津、晋、陕等地的散粮运输线路上。
中途推进散粮火车在定点路线上的运行:建立产区和销区两个大型物流中心之间,或者铁路战略装车点和大型用粮企业(储备库、加工厂等)之间的散粮火车运输定点班列。为减少散粮专用火车的返空运力浪费和经济损失,散粮专列运距应控制在1000公里至1500公里。按2002年4月1日免除粮食铁路运输建设基金后的运费标准计算,1000-1500公里运距的单程运费约为每吨46-69元,如空车返程按20%收费,每吨运费约9.2-13.8元,共计运费约为每吨55-88元;如空车返程按30%收费,每吨运费约13.8-20.7元,共计运费约为每吨60-90元。按照上述运距,比较可行的运输路线有:从河南郑州到上海;从湖南长沙和江西南昌到广东(广州、深圳)和福建(福州);湖北(荆门、荆州)到广东、广西等。可以在上述路线上根据最低收购价粮食跨省移库和拍卖销售运输的物流量,加上储备粮轮换用粮和沿线大型加工企业用粮需求,设计出几条散粮专用定点班列。散粮专用火车理论上可以由铁道部从东北地区现有的4720辆车中调剂“入关”使用。这4720辆散粮专用火车目前属于大连北良公司、中储粮营口港等单位,设计运输散粮能力可达2800万吨。但目前其运输线路仅限于东北地区从产区到大连、营口等港口,每年不到2000万吨运量,车辆平均利用率不足70%。如果从东北地区调剂出约800万吨能力(约1300辆车)“入关”,便可满足关内现有需求。
长途完善海上运输通道:这种运输方式实际上包括海上船舶运输、江河船舶运输、铁路与水运联合运输等多种方式。典型的运输路线有:从山东、河北、江苏等沿渤海、东海的港口运到华南地区的广东、广西、福建的港口,并可再通过铁路转运到云南、贵州等地;或者通过江海联运从长江稻谷流通通道的江西(九江)、安徽、江苏等省沿江港口将粮食运到华南地区的广东、广西、福建的港口。适宜于运距1500公里以上至3000公里运距的长途运输(这也是我国粮食海运的一般运距)。如按2007年6月粮食海运平均价格测算,3000公里左右海运距离的运费约为每吨86-90元。(2007年6月大连至广州的粮食海运价格平均为每吨90元,营口至深圳的运价平均为每吨86元,上述海运距离均约为3000公里)。
比较上述短途、中途、长途三种散粮跨省运输方式的运费,可以看出,三种运输方式在其经济运距下的散粮运费水平基本相当。即都在每吨90元左右。见下表。
(三)完善物流链条。粮食物流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建立粮食收购、仓储与加工的有机结合系统,能够做到分等储存、及时运输,减少中间环节,直接送达用户。最低收购价粮食虽然在预案启动时是以方便收购为导向的,包括收购点的选定要方便农民售粮,要有合理的覆盖半径,要有必要的仓容和检测、人力条件等。但从执行政策的连续性和政策执行的长久效果出发,仅有上述条件还不够,还必须以方便销售(供应)为导向设计整个运作流程,使收购的布点便于粮食储存、便于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