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车行天下 让物畅其流
——中国物流领域第一本专业车辆杂志《货运车辆》创刊
当张小虞和戴定一的手,紧握在一起的时候,在场的媒体记者纷纷用照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
图1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
2007年3月22日,中国物流领域第一本专业车辆杂志《货运车辆》在中关村数字物流港举行隆重的创刊号首发仪式。张小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会理事长;戴定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一个汽车领域的泰斗,一个物流领域的权威,为“车行天下,物畅其流”这个美好的愿景,因《货运车辆》杂志这个横跨两个领域的媒体的创刊,把手紧握在一起。
架起桥梁 货车生产和物流企业携手共进
“车行天下,物畅其流”是中国几代人的愿望。早在112年以前,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就在《上李鸿章书》中提出了“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以实现国富民强的四大纲要。然而, 众所周知,“货畅其流”至今也未能完全尽如人意。
当历史的脚步跨入21世纪的时候,经济发展的进程使“物畅其流”成为更为迫切的愿望。而“物畅其流”的前提必定是“车行天下”。正因为如此,“车行天下,物畅其流”不仅是车辆生产领域的愿望,也是物流领域的愿望。作为货运车辆的最终用户,物流企业对货车生产企业有着一份强烈期待,在新的竞争环境下,货车生产企业也急切地希望进入物流领域。随着中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细分的深入,物流企业选择货车生产企业,货车生产企业牵手物流企业,供需双方携手共进,共创繁荣已经成为当前这两个领域的必然选择。《货运车辆》杂志的诞生正好契合了这种需求。
《货运车辆》杂志由亚洲物流界的权威杂志《物流技术与应用》编辑出版,是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汽车物流分会等机构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创办的中国物流领域第一本专业车辆期刊。它以货运车辆为中心,以供方和需方为两个基本点,为货车生产企业和物流用车企业之间的沟通和融合架起了桥梁。
《货运车辆》应运而生,受到了物流和车辆两个领域共同关心。首发式由《货运车辆》杂志的副主编王继祥主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著名物流学家吴清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计划局汽车行业主管王立耀、中国仓储协会会长沈绍基、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会长牟惟仲等来自社会各界的领导专家以及车辆和物流两个领域的企业家到场祝贺。
顺势而为 《货运车辆》生逢其时
尽管《货运车辆》是物流领域新事物,但它同时也是已有十年历史的《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的一个延伸。《物流技术与应用》的创刊人吴清一教授,同时也是《货运车辆》杂志的主编。在中国物流领域,吴清一教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上个世纪80年代,就教于北京科技大学的吴清一东渡日本师从日本物流之父平原直,回国后,即开始宣传现代物流思想,是最早把现代物流理念引入中国的先导者。
图2 《货运车辆杂志》主编、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 吴清一
在首发式上,吴清一教授在致辞首先谈到的就是《货运车辆》杂志创刊缘由。他说,仓储和运输是物流系统的两个中心环节,不论是以仓储为中心的点上的物流技术,还是以运输为中心的线上的物流技术,都属于物流技术的范畴。在过去的十年里,《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在全面推进以仓储为中心的点上的物流技术方面贡献了媒体的力量。近几年,由于物流现代化受到高度重视,物流通路的建设非常快,尤其是公路方面,基本上已经做到了村村通公路。路网的发达,对运输车辆的需求数量大大增加,这也是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物流发展的需要。另外一方面,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对物流服务的质量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需要大量通用的物流车辆,更需要大量能够满足各种个性要求的专用运输车辆,这对货运车辆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感觉到,在物流网络线上的物流技术有必要独立出来,作为一个媒体应该推进这方面技术的发展。
作为汽车领域的泰斗,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对这本专门研究物流发展与汽车工业发展之间关联技术与市场问题的杂志给与了特别的关注和支持。张小虞1958年从清华大学汽车系毕业开始,就一直没离开过汽车领域,对中国汽车发展的脉络了如指掌。他说,1956年第一辆解放牌卡车出厂,中国的汽车工业开始起步。直到2000年中央在制定“十五”计划时才第一次提到鼓励轿车进入家庭,中国的轿车因而从2000年的60万辆发展到2006年的400万辆。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当中,货运汽车一直是中国汽车发展的主流,并且在自主创新、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方面有相当大的比较优势。2005年我国第一次实现了汽车产品的出口大于进口,其中商用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2006年出口34万辆整车,70%多是商用车。所以就中国汽车的自身发展和走向国际市场来看,商用汽车特别是货运汽车都是主流产品。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讲,支撑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是人流、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