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运车辆》首发式纪实

2007-04-04 09:37
信息流,其中人流和物流当中汽车充当着无可替代的角色,而《货运车辆》杂志又诞生在一个现代物流迅速发展的阶段。所以说,《货运车辆》这本杂志应该是生逢其时。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在致辞中说,这个杂志应该说是两个创新,一方面是对物流与汽车两大领域的资源整合创新。众所周知,制造业是我国当前的主流产业,而物流又是“十一五”规划当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的产业。所以我想这是非常好的一个创新。另一方面,它也是市场细分的一个创新,在汽车领域中杂志已经多达50多本了,但是这样一本站在物流的角度专门讲物流用车、货运汽车的还是第一本。而且它的市场定位,服务特点,都是这种创新的体现,这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我祝愿它越办越好。


  图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货运车辆》杂志主编吴清一、执行主编褚方鸿合影

  引领中国物流用车理念 推动货运车辆创新发展

  需求决定市场方向。立足物流领域的《货运车辆》从需求方出发,“引领中国物流用车理念,推动货运车辆创新发展”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不仅是《货运车辆》的办刊理念,同时也是《货运车辆》的历史使命。

  如何完成这一使命,吴清一教授对《货运车辆》编辑部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首先是宣传,因为它是物流技术领域的一本杂志,我们要宣传现代物流的理念,物流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有关政策等等。使车辆的发展适应时代的需要。第二个任务是引导,要根据中国国情引导发展什么样的货运车辆和使用什么样的货运车辆,对于用户来讲,我们要帮助他们选择自己真正需求的产品,对于生产商来说让他们看到发展产品的趋势。第三个是推动车辆生产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本着《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的基本方针,偏重于技术与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第四个是交流,把国外的车辆发展情况介绍到国内,同时促进物流领域和汽车领域的深入交流。第五是连接,特别是供销需求的连接,搭起一个用户和生产厂家之间的桥梁。

  张小虞也对杂志寄予了厚望,他认为《货运车辆》杂志应从四个方面发挥它的优势:

  第一、要介绍现代物流对货运汽车的要求,特别是技术上的要求。他还特别提到,在第一次接受《货运车辆》采访时,他曾明确地讲“现在货运汽车是严重的供应不足”,主要是从技术上讲而不是从数量上讲,作为一个制造业的代表,永远不能埋怨需求不足,永远要检讨我们自己是否生产了适销对路的产品。在定制化生产的趋势之下,汽车生产必须按订单按需求生产,汽车行业才能取得社会应有的地位和发展。他希望《货运车辆》全面介绍现代物流对汽车产品的需求。

  第二、应介绍货运汽车的技术发展如何能够适应并推动现代物流的发展。

  第三、要构筑一个汽车制造业和运输业之间的桥梁。

  第四、《货运车辆》杂志应当关注农村市场。介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用车理念,更好地推动农业机械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戴定一也从宏观政策的角度对杂志提出了要求。他希望这本杂志在定位于技术与服务这个基本前提下也要关注一下整个行业环境制度方面的问题。他说,我们的海运、空运、铁路、管道运输可能与国际上的先进水平差距已经不是很大,但是公路运输是差距最大的,是最混乱最不透明的,当然也是技术含量最低的,可以说绝大多数的物流业务在公路运输上主要不是靠科技,而是利用一些非正规的、非规范性的手段在谋求生存,谋求赢利,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市场的发展、技术的应用、先进装备的应用都会遇到非常大的阻力。要改变现状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就是向我们的企业和客户多介绍一些先进的理念和先进的经营方式,另一方面,要掌握这个市场的一些动态、数据、案例,从制度建设、标准建设、法律建设方面,向行业和政府部门提供更多的民意和更好的建议。

  《货运车辆》杂志执行主编褚方鸿代表编辑部,向物流和车辆生产两个领域的领导、专家以及企业家表达谢意,同时也表明心迹:坚持“引领中国物流用车理念 推动货运车辆创新发展”办刊理念,用服务赢得市场。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