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小托盘托起大物流

来源:国际在线 | 2018-02-23 22:55

  物流成本偏高一直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痛点,关键症结在于物流标准不统一,导致流通各环节过多。近年来,山东以标准化托盘为切入点,在推进标准托盘循环共用、推广周转箱一贯化作业、探索“数码托盘”开放共享模式、强化物流设施设备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多措并举,强力推动,企业降本增效效果显著。

  托盘是物流作业的单元化工具,被誉为“活动的地面”“移动的货台”,在物流供应链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推广“托盘+周转箱”模式

  今年1月,商务部等10部门发布《关于推广标准托盘发展单元化物流的意见》,从标准托盘推广应用切入,促进包装箱、周转箱(筐)、货运车厢、集装箱等物流载具标准衔接,提升物流上下游设施设备和服务标准化水平。以托盘、周转箱(筐)为集装单元、作业单元、计量单元和数据单元,发展单元化物流,推进物流链各环节高效运作,各主体信息顺畅交换。

  山东积极推广应用“托盘+周转箱”模式,鼓励商业零售业以托盘或周转箱为单元订货、收发货,推动供应链全程“不倒盘、不到箱”。实现了货物标准化、单元化配载,节省了收发货时间,有效提高了货物流通效率。

  以淄博新星集团为例,该集团是一家集分销物流、商品零售、电子商务、生产加工等为一体的企业,通过实施标准化项目,取得“两提一降”的明显成效。

  据新星介绍,效率提升,装卸效率提升90%,破损率下降60%;形象提升,已在100多家自有门店推行标准筐循环共用,顾客进店率提升10%;费用下降,装卸费用节省68%,生鲜损耗降低20%,年节约费用近千万元。

  全面推进物流标准化

  据山东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4年以来,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国家标准委共同开展了相关试点工作,山东省先后有20多家企业被确定为国家级物流标准化重点推进企业;2016年,山东淄博、德州、临沂3市被确定为第三批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2017年,山东济南、青岛又被确定为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城市。

  山东各试点城市高度重视物流标准化工作。淄博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淄博企业标准化托盘使用量由试点前的5万片增加到21万片,周转筐由10万个增加到27万个。企业货物装卸效率、货物交接效率平均提高了2倍以上,货物破损率下降了30%,企业物流成本降低了30%。同时,通过托盘租赁,减少了物流器具积压,减少了社会资源浪费。

  德州市专门成立了全市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工作整体推进。为便于试点企业间的交流,该市设立了工作台账及微信群,邀请招商路凯、集保等国内外知名托盘租赁企业来德州为企业讲解业务知识。

  据山东省商贸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山东试点城市托盘标准化率平均达到44%,比试点前提高14个百分点;带板运输率由试点前的平均2%提高到9.98%,增长近4倍;试点企业物流成本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7%,比试点前下降10个百分点;装卸搬运成本由试点前的平均49.4元/吨下降至33.9元/吨,下降31.4%;货损率由试点前的平均0.8%下降到0.44%,降低45%。

  此外,山东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加快推进物流标准化工作,2017年12月,山东成立了省托盘(周转箱)循环共用联盟,以建立完善以信息平台为支撑、认证机构为保障、托盘生产、服务、使用企业共同参与的全省开放式标准托盘循环共用体系,解决标准托盘租赁还、取不便的难题。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