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近东:物流+黑科技才是智慧零售时代的应有之义

来源:科技每日报 | 2018-06-15 18:57

  智慧零售时代,就连物流,也被附加了一层“智慧”的色彩。

  众所周知的是,物流是一个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智慧零售时代的开局与不断赋能,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不断驱动,物流这个古老的行业又重新充满生机,并与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每个人的联系愈发紧密。

  作为国内智慧零售巨头,物流更是被苏宁董事长张近东寄予了厚望,为此,苏宁正在不断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物流全产业链,如仓储、干线运输、末端配送等,希望打造智慧物流科技方案。

  要说最火的苏宁物流黑科技,当属“行龙一号”。作为一辆无人重卡,“行龙一号”于今年5月24日在上海进行了自动驾驶测试,这也是国内首个在物流园区和高速场景测试无人驾驶的重型卡车。

  与其它平台相比,苏宁无人重卡的登场,将无人设备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遥想这样一个场景,无人重卡飞驰在高速公路,上面却没有人驾驶,一个电影里经常出现的场景即将变为现实。

  除去无人重卡,近年来苏宁在无人科技领域还开发了其他的产品。有能避让行人和车辆、能上电梯送货到家的无人快递车“卧龙一号”;有能解决农村物流配送的无人机;还有在仓储层面能日处理包裹达181万件的“苏宁云仓”、“苏宁机器人仓”。

  张近东曾说过,我们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盲目创新、瞎折腾,而应有目的、分层次进行。从无人仓、无人机、无人快递车再到无人重卡,苏宁分层次地完成了一个接一个的里程碑式的创新,他们的组合,形成苏宁强大的物流无人军团,也是张近东寄予苏宁的一幅物流科技蓝图。

  事实上,物流的科技化、互联网化是大势所趋,不仅能帮助苏宁物流体系内的成千上万名司机减轻负担,还能节省物流成本,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去年底,张近东在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中为苏宁描绘的未来,恰是苏宁抢占场景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布局。苏宁“两大、一小、多专”的业态产品族群的建立,已经进入到多形态、标准化、高质量、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正如张近东所料,消费升级和技术创新这两大趋势,都在推动场景互联网零售的加速到来。

  创新永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积累的过程,往往最后坚持下来的企业才是最成功的企业。可见,苏宁还要逐步将线上线下多渠道、多业态统一为全场景互联网零售,而物流作为背后的支撑,同样需要持续升级,以完善的商业基础设施网为核心,围绕C端服务推进新供应链模式的升级与变革;持续“开放升级”,通过更简洁更开放的连接,让效率、成本、体验三大要素高度平衡。

  张近东也多次强调说,技术归根结底是个工具,但每个行业都有它不变的内核,那就是如何更好地服务它的客户。因此,要用新技术来升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创新发展创造机遇。显然,智慧零售时代,苏宁物流科技上的创新就是要运用大数据,自动化和高科技,提升用户体验。

  这样的创新,苏宁给予了基础和保障。最早的就是去年9月苏宁无人店的开业,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无人店项目实质上是属于苏宁内部创新孵化的项目,早在2016年集团内部就开始策划,等到去年时机成熟,无人店才趁机推出,最终一举成功。

  张近东也曾说过,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干劲,做什么事情都要求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要求万无一失,那是干不出什么新事业的。所以,只要是与苏宁的企业文化、发展价值相吻合的想法和创新,集团都会鼓励和支持,都会给与时间和资金支持。

  物流科技上的创新并非一蹴而就,但基于未来的服务场景,在未来3至5年会产生更大的变化,这是张近东的野心。从张近东打造的物流无人军团来看,未来的物流之路或将偏向智慧化、个性化和人性化,而张近东带领的苏宁在这些方面的探索与完善,其目的也正是为了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坐在家里下个单,需要的货物就能直接飞进窗户送到人手里,想想就会觉得幸福。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