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目前英格索兰在中国的各项冷链投资总额达到4.12亿美元,其中运输冷机设备的市场规模在5000万美元左右。澳大利亚最大的冷链物流提供商太古(SwireColdChain)早已进入华南市场;美国的冷库物流运营商普菲斯在上海的冷链仓库也已瓜熟蒂落。此外,2013年6月由大连中盈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北兴物流株式会社合资成立的中盈北兴冷链物流(大连)有限公司,经过一年的发展,现已拥有遍及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长春等40多个城市的3000多家超市的网络体系,可直接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供货商以及零售商提供冷链商品配送。
国家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冷链运输物流企业健康发展,提升冷链物流服务水平,提出了大力提升冷链运输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冷链运输物流标准化体系;积极推进冷链运输物流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共同配送等先进的配送组织模式;优化城市配送车辆通行管理措施;加强和改善行业监管;加大财税等政策支持力度;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等意见。
随着自贸区的成立,上海港计划大规模冷库冷链建设,利用其贸易便利化的优势,港口可开展仓储物流业务。比如,上海港就计划建设大规模的冷链仓库,引进台湾的优质农产品,发挥贸易分拨中心的功能,让消费者享受实惠。
相关数据:
2009-2015年我国果蔬产量、冷链流通量和运输量的变化及预测(单位:亿吨)数据:
市场分析
目前存在的主要差距
首先,是“链”的理念。前几年投产的的中国百胜杭州配销中心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在国内率先建成了一条真正意义上完整的“冷链”。其次,是“全”的理念。我国易腐食品大部分在商超市场流通的物流配送业务是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的。总体来看,能提供综合性、全过程、集成化现代物流服务的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还不多,目前的状况主要是以货物代理、仓储、库存管理、搬运和定向性运输为主。再者,是“大”的理念。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目前还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具备资源整合和行业推动能力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行业集中度整体较低。
如何缩小差距
除了经营理念,对于“洋老师”给我们顺便带来的“坚船利炮”——硬件设备,更应来者不拒,多多益善,并在接受的过程中消化、借鉴。这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有数据显示,国内车载冷机市场,70%以上的份额均被开利和冷王等知名品牌所占有,只有不足30%的市场份额被上百家国内冷链设备企业填补。当前,不仅是冷链装备市场存在中外冷链企业竞争的局面,在冷库运营等方面同样不乏这样的例子。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促使国内冷链设施企业开始转型和创新。例如,地处华中重镇的“武汉肉联”,叫板普洛斯等外来冷库业巨头,摇身一变成为华中冷链“航母”——领跑湖北、重庆两个市场,冷储总规模达18万吨,年出入库总量突破100万吨的“华中冷链港”赫然成型。
此外,针对目前我国冷链集装箱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的情况,亦可借鉴美国的行业经验,发展冷藏集装箱运输,把冷藏车改成冷藏箱,采用两头公路、中间铁路的多式联运方式;采用冷藏集装箱运输,维护、用油等成本相对低很多,同时也可消除很多安全隐患。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