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深度好文《美国粮食现代物流业现状》(作者:国家粮食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司王莉蓉,李福君,谭本刚),对美国国内粮食物流网络进行剖析。其中对“美国粮食装箱及运输方式”内容做了部分添加(蓝色字体),其他段落亦有做部分删减。冒昧转载修改之,以供业内人士阅读。
1.美国粮食物流流量、流向:
美国传统农产品的出口途径是经密西西比河等内河,使用驳船运至墨西哥湾。近年来,由于北美和南美国家对亚洲农产品出口的增加,导致巴拿马运河拥挤滞留,内河船运价格增高,运力饱和,美国中部和北部主产区的农产品有相当的比重改为通过西海岸出口。目前,美国粮食物流的主要流向:一是粮食从北部大湖区周围的主产区通过铁路和伊利诺斯河、密西西比河等内河运往南方的主要畜牧业集中地区和出口港口,其中约58%是通过水运至墨西哥湾出口;二是粮食从北部大湖区周围的主产区通过铁路和哥伦比亚河等运往西部太平洋地区出口,其中约25%是通过铁路运至西海岸的波特兰等港口。
2.美国粮食装箱及运输方式
美国粮食从生产到消费(出口)集并运输的基本路线为:农场筒仓—内河或铁路中转库—加工厂或港口终端库。从农场筒仓到内河中转库主要依靠卡车运输;从中转库到加工厂或终端库,主要依靠铁路和驳船运输;出口主要是5万t级以上的大型散装或集装箱船运输。
而货物的装箱主要有两种形式:工厂装箱和中转库装箱。对于设施完备的工厂,可以在工厂直接将DDGS等货物装箱,然后再将重柜通过卡车或铁路运送到铁路堆场,随后再被运送至港口直至出口。对于中转库装箱,则是对于工厂没有装柜设备,通过卡车把散装DDGS等货物运送到中转库,在提空柜到中转库进行装运,完成后拖车送重柜回铁路堆场,随后再被运送至港口直至出口。
(1)公路运输
美国粮食公路运输主要完成农场到粮库和港口的集并,运输半径一般在150km以内,运输车辆为散料专用卡车。美国嘉吉公司港口卸粮的两种散粮专用车型,分别采用底部卸粮和液压翻板卸粮。单车载重粮食25t。该类车型在不运散粮的时候,可以用于运载化肥、饲料、塑料等散粒体物料。但散粮汽车基本上都是回程空驶。
(2)铁路运输
美国散粮的长途运输(从中部到西海岸港口)主要依靠铁路。铁路公司的车皮计划,通过每周的公开拍卖而分配给各粮商。由于不同地区的铁路归不同的公司所有,具有相对垄断性。铁路公司也可以通过市场价格调整来引导粮食的流向和流量。
(3)水路运输
水路运输仍然是长途运输最经济的方式。在美国通常采用大型驳船运输粮食,约35% 的谷物是由驳船运输的。其主要流向是从谷物主产区运往墨西哥湾地区。由于近年美国内河行道运力接近饱和,加上其他高附加值货物运输的挤压,内河(湖)的粮食水运能力拓展空间不大。
(4)集装箱运输
散粮集装箱一般集中在沿海港口,主要针对亚洲国家的粮食出口,在美国国内贸易中较少使用。由于亚洲地区是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双方存在巨额的贸易逆差,众多的集装箱满载进入美国,约有60%需要空载返回亚洲,造成了巨大的运力浪费。针对这种情况,美国近年来利用返回的空箱大量向亚洲的日本和韩国运送谷物,其运输成本低于或接近传统的运输方式,运输效率大幅度提高,在途时间缩短,资金周转加快。而且,集装箱还具有每箱可识别、物种不会混杂(含转基因粮食)、保证特殊粮食的原产地特性等优点。从运输时间来看,集装箱运输可大大缩短粮食运输在途时间。从运输成本来看,用集装箱直接运到亚洲市场比用散装船运的成本增加约三分之一。但如果考虑集装箱公司由于解决了回空问题而给予的适当优惠,其成本可以达到与散装船运接近。
3.美国粮食现代物流的特点
(1)粮食物流的流量、流向基本稳定,物流成本低、效率高
美国粮食生产的集约化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玉米、小麦和大豆生产带、消费带,以及向世界市场出口的主要通道,而且每年的流量、流向相对稳定。这为粮食物流设施的有效利用和物流运营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2)粮食物流设施配套齐全,专业化程度高,运输方式衔接通畅
美国的粮食运输基本上实现了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多式联运模式,公、铁、水各种运输方式衔接顺畅。从收纳、中转、储存、运输到销售终端,都具有完善的筒仓接收发放系统和配套的专用汽车、火车和船舶运输工具,以及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专业化的粮食物流服务。汽车散粮运输都是使用标准化的专用卡车。铁路散粮运输也是采用专用车皮,但载重量和列车编组远远大于中国,车皮计划通过拍卖获得,铁路公司实时利用价格杠杆调节运力和流向。采用拖船驳船运输的内河水运是最经济的运输方式。
(3)建立了公共信息平台基础上的企业物流管理系统,保证了粮食物流的高效和稳定发展
联邦政府建立了以服务社会为目标的、资料齐全的粮食统计信息网络,随时采集,定期发布,指导农民和粮食企业的生产和贸易活动。同时,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0T)粮食期货市场的价格导向和交易指导,对美国粮食生产和物流的实物流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稳定剂作用。在以上公共信息平台的基础上,粮食物流企业建立了自成体系的物流管理信息平台,用于粮食物流的计划、采购、仓储、运输等各项业务活动,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盈利能力,控制经营风险。
(4)形成了以大型跨国企业为主体的粮食物流体系,组织化程度高
美国5大粮商(ADM、邦基、嘉吉、路易·达孚和安德森公司)是粮食物流的实施主体,其粮食贸易量占全国的80% 以上。各大粮商在粮食物流体系中,都承担着从粮食收购、集并、仓储、运输、进出口到加工的各个物流环节的组织运作,实现了物流上下游、产销加的有效衔接。
(5)政府和行业协会为粮食物流体系的有效运作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美国政府在粮食物流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创造公平的信息共享系统和公证的质量控制系统。信息共享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府有关部门,如农业部、运输部等定期向全社会无偿发布的大量信息。而粮食质量控制则是隶属于美国农业部的联邦谷物检验局(FGIS)的主要职能。主要是通过建立国家粮食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以保证美国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标准化,保证美国在粮食进出口贸易中的主导地位。美国各个粮食行业协会在粮食物流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帮助会员(农民或粮商和加工企业等)研究市场,开拓市场,提供预期建议,使美国的粮食生产、贸易和加工都能在基本稳定的预期框架中运作,从而保证了美国粮食物流的稳定发展。以美国谷物协会为例,其主要职责是:帮助美国农民和粮商开拓国际和国内市场,向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提供关于美国粮食质量和品质的培训,为美国大麦、玉米和高粱开发新的食品和工业用途,努力为美国谷物在市场上的竞争消除贸易障碍等。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