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的7种商业模式

来源:冷链观察 | 2015-05-26 08:57

  近年来,我国冷链物流需求上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推动下,冷链物流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并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我国的冷链物流行业表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3-2018 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展望分析报告》中把目前我国冷链物流的商业模式分为以下7 种类型:

  (1)运输型

  以从事货物低温运输业务为主,包括干线运输、区域配送以及市内配送。目前中国冷链按此种模式运营的代表企业有双汇物流、荣庆物流、华日飞天等。

  (2)仓储型

  以从事低温仓储业务为主,为客户提供低温货物储存、保管、中转等仓储服务。代表企业有太古、普菲斯等。

  (3)城市仓配型

  以从事城市低温仓储和配送一体业务为主,按此种模式经营的企业目前来看虽然利润还不错,但是具有一定的区域局限性,很难实现跨区域服务。以北京快行线、上海中外运冷链等企业为代表。

  (4)综合型

  以从事低温仓储、干线运输以及城市配送等综合业务为主。比如,招商美冷、上海广德、北京中冷、重庆雪峰等。

  (5)交易型

  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体从事低温仓储业务为主,比如联想白沙洲、海吉星、江苏润恒、福建名成等。

  (6)供应链型

  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开始一直到销售终端整个过程提供低温运输、加工、仓储、配送服务,将供应商、制造商、物流商、分销商连成一个整体。目前中国冷链按此种模式运营的代表企业有众品、良中行、联想增益供应链、广东华新等。

  (7)个性化型

  根据企业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温控物流服务,比如冷链宅配,代表性企业有雅玛多等。

  同时,国内还出现了不同业务类型企业之间的横向合作,以及企业对多类型业务模式的探索。比如,运输型企业向运输仓储一体化和运输网络化发展;仓储企业从单纯的冷库出租业务,到提供分拣、装卸等增值服务;交易型模式已由出租摊位演化为交易区;区域配送模式则正在走向共同配送。

  以中外运为例,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物流公司,中外运近年来一直努力打造专业的冷链物流服务平台,自2012 年与普菲斯亿达合资经营冷藏运输业务以来,其在冷链物流配送方面取得显著进步。为抓住中国冷链物流市场的发展机遇,2013 年10 月,中外运继续加大对冷链物流平台的投资,与阳明海运集团所属好好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和庆明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普菲斯亿达达成协议,将共同合资,并依托各方优势在中国经营冷链物流业务。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