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药行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新版GSP的出台及实施,对于整个医药物流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将引导行业走向更加快速的发展通道。新版GSP中关于药品仓储温湿度控制、自动检测以及经营冷库、冷冻药品的企业必须配备温度自动监测、显示、记录、调控、报警等设备的规定,预示着今后冷链物流设备将成为大型医药物流企业的标配。也充分体现出了发展医药物流有利于规范医药流通秩序、降低医药流通成本以及提升医药流通产业持续发展能力等的优势作用。
新版GSP促医药冷链物流规范发展
2015年是新版GSP实施的第三年,随着疫苗、血液、生物药剂等冷链医药产品市场的逐渐扩大,对医药冷链物流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医药冷链物流的质量管理面临着空前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对此,中国医药冷链联盟秘书长唐波表示,“新版GSP实施以来,医药物流的确存在着‘牛鞭效应’的现象。在药品的生产经营环节中受到了高度关注,但是在运输和使用终端环节中,很多企业对GSP的理解还是非常薄弱的,应用的话就更不用说了。”
医药冷链物流的关键是要实现全程温度控制,确保降低医药品的损耗,最大限度保证品质,对此新版GSP也有明确规定。唐波认为,新版GSP实施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医药物流管理方法和标准亟完善,主要包括设施设备、制度文件、人员培训等;第二,验证管理技术要求标准亟待统一;第三,医药物流环境温度及数据的挑战。
规范对药品冷链物流硬件配套及运营管理的推动作用已经显现,当前,冷链物流管理已引起行业的高度重视,加之生物医药发展正当时,药品冷链行业面临广阔的市场空间。
医改政策下医院医药物流面临的挑战
在国家医改政策下,杜绝以药养医、提出药品零差率以及完善医保付费机制的改革使得医院面临的市场环境迎来巨大变化,压缩成本的挑战和压力与日俱增。近期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鼓励医院与药品生产企业直接结算药品货款、药品生产企业与配送企业结算配送费用。
有数据显示,综合性医院主要成本构成是“40~50%药品+20~25%耗材+20%人力成本+5%其它”,可见,药品耗材占医院成本的60~70%。而优质的物流管理是降低医院总体运营费用、形成医院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华润医药集团创新总监蔺伟认为,医企推进医药物流延伸的困境主要有两点:第一,必须是以药品购销储量为前提的服务延伸;第二,GSP对购销管理规定了商流及物流。
以华润为例,在引进门诊自动化设备过程中,针对医院门诊的特点分析设计,为医院提供从供应商—药库—药房—病患者的全程物流管理服务,使医院药库实现出入库等各项操作流程化和信息化,药房、病房实现智能化存取药品和补货,药品质量实现信息全程可追溯。医院流水很大,成本也很大。在新医改形势下,哪个医药物流在前期服务中能更多考虑到医院的终末端,则就有助于医药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同时也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服务的不断完善,也就能在新医改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药品批发企业约有1.65万家,零售企业有14万家,但其中95%以上都是中小型规模。而在医药电商大潮、处方药放开的预期下,不禁要问,这些企业又将面临怎样的命运?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