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综合冷链流通率低

来源:互联网 | 2015-07-01 12:15

    我国的冷链物流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简单说来,冷链物流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的一项系统工程。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行业虽具有一定规模,但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单从行业发展空间来看,当前我国综合冷链流通率仅为19%,而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冷链流通率达到85%以上。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申正远表示,目前我国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情况不容乐观,“整体来看冷链物流企业普遍存在专业程度不高,规模普遍较小,配置规格较低,信息化程度不强等问题。”与常温物流的流程和体系不同,冷链物流的投入成本非常高。单生鲜冷链物流成本来看,通常比普通商品高出1~2倍,冷链成本占销售额25%~40%。要想降低物流成本可寄希望于规模化。不过,“多乱散小已成冷链物流行业弊病,即使是知名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也不过年收入几个亿的规模。”“爱鲜蜂”市场部负责人姬婷婷说,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企业无论是仓储、运输还是配送都存在标准滞后的问题,运营管控更是不到位,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发展。
 
    例如生鲜商品本身属于非标准化产品,对温度、储存要求不一,没有固定的行业标准,因此,一些使用全程冷链物流的企业只好自定标准来运作,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据了解,此次《指导意见》对于冷链物流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以及车辆管理和财税措施等方面提出积极建议,或为行业困局指出方向。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