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农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农业潜力得以挖掘,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仔细对比我国冷链物流与发达国家冷链物流,我们便可发现其中差距所在。归根结底,仍然是民众的冷链意识不足,在发达国家,“没有经过预冷处理的果蔬,就不受欢迎”这一观念深入人心。而在我国,大部分消费者对集贸市场开放环境下生鲜农产品的常温流通司空见惯,对果蔬从田间到餐桌是否保持低温状态并不关心。由于市场需求的匮乏,从业者自然对冷链物流也并不上心。与此同时,从客观因素来看,由于冷链物流对时效性以及组织协调性要求较高,关键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冷链技术与设备的升级,在投入成本上自然也更高。
专家认为,完善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首先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冷链物流建设经验,树立民众的冷链意识,寻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建立相关行业法律法规,规定行业标准,全方位多角度的建设冷链物流体系。其次,升级改造冷链基础设施设备,协同铁路冷藏运输与公路冷藏运输,提高冷藏运输的效率。再有,拓展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领域,鼓励以中小企业为母体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独立第三方物流公司共存并进,保障农产品的新鲜度。最后,依据冷链物流对于硬件水平和货物运作要求较普通货物更高的原则,应稳步提升信息化配置和运营人员的管理水平及应急处理能力。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农村电商热度持续升温,文件同时指出,冷链配送是推进农产品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环节。由此看来,我国未来冷链物流体系将会不断扩展,整个行业将会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从而拓宽农村电子商务的渠道,推动我国农村电商发展更上一层楼。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