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业老大顺丰借壳一窥中国快递业全貌

来源:互联网 | 2016-05-26 13:26

  因CEO王卫一贯低调行事,外界对成立已23年的顺丰业务和经营状况难有清晰了解,但鼎泰新材一纸公告让快递行业“老大”顺丰借壳上市终浮出水面。而我们也终于可以通过比较,一窥中国快递行业的全貌。

  鼎泰新材公告称,拟以全部资产及负债与顺丰100%股权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交易中拟置出资产初步作价8亿元,拟置入资产初步作价433亿元,差额部分由公司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自顺丰控股全体股东处购买。

  估值433亿元 超申通和圆通总和

  涵盖快递物流业务的顺丰速运,以及航空、金融等一共15家子公司一起打包在顺丰控股的资产内,顺丰控股100%股权初步作价433亿元(预估值为448亿元),这比此前申通(169亿元)和圆通(175亿元)借壳时的作价总和还要高。

  而按当前的股价计算,圆通速递、申通快递完成借壳后的市值将是489亿元和429亿元。按停牌前价格计算,顺丰控股(鼎泰新材)完成借壳后的市值是676亿元,对应2016年-2018年业绩承诺的PE分别是31倍、24倍和19倍。

  从横向水平比较来看,顺丰的估值也要比申通和圆通贵得多。在三家借壳预案中,申通快递、圆通速递和顺丰控股对2016年的承诺净利润分别为11.7亿元、11亿元和21.8亿元,对于三家公司各自的估值,市盈率分别为14.4倍、15.9倍和19.8倍。顺丰控股的估值水平明显要高于前两者。

  经营业绩全面披露 过去三年营收复合增速达21%

  顺丰控股2015年营业收入473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16.2亿元。

  顺丰控股2014年营业收入382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9.2亿元。

  顺丰控股2013年营业收入270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18.9亿元。

  从营业收入来看,顺丰控股近三年业务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1%。由于2013年开始顺丰控股有限进行了同一控制下的业务重组整合,导致利润口径出现了较大波动。按照与本次交易业绩承诺的一致口径进行计算,2013年度、2014年度和2015年度以可比口径计算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8.90亿元、9.20亿元和16.23亿元。2014年盈利下降主要由于顺丰控股对电商类客户加大了折扣力度,以及营业网点、中转场及交通枢纽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所致。

  公告中还披露,根据协议的规定,顺丰控股在2016年度、2017年度和2018年度预测实现的合并报表范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1.8亿元、28亿元和34.8亿元。

  可比单票收入是同行的两倍

  2015年,圆通速递快递发送量号称行业第一,总计发送了30.3亿票快递件,换来121亿的营业收入,平均一票不到4元;申通快递平均一票甚至低至2.92元。而同期顺丰控股旗下的速运只发送了不到17亿票,换来481亿元的主营收入,平均一票超过28元。

  过去几年“三通一达”主攻淘宝系电商件以及“跑马圈地”价格战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每日经济新闻援引业内人士分析。

  顺丰的单件收入数倍于圆通、申通。不过后两者的收入是总部收入,顺丰是全网收入。但兴业证券按照总部收入占每单总收入的大致比例还原后,同口径下圆通、申通的每单收入仍然只有顺丰的一半左右。

  对比三家快递公司公开的财务数字,圆通、申通去年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只有13.42%和16.32%,而顺丰控股去年的主营业务毛利率为20.42%。拥有如此高的单间毛利,得益于顺丰高端商务定位,当然也是以期大规模资产投入为前提的。顺丰的经营模式一直以直营为主,而“三通一达”主要以加盟模式为主。顺丰速运在快递行业是有名的“重资产”。

  “采用直营模式的顺丰控股对各业务缓解具有绝对控制力,有助于内部管理的规范化,可以有效保障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兴业证券认为。

  庞大的“家底”

  截至2015年底,顺丰控股资产规模达到了347.17亿元,公司目前拥有12万名员工,旗下拥有全货机45架,其中自由货运飞机30架,根据规划,三年后顺丰航空自有全货机将超过50架。此外还有自有车辆1.5万辆、房屋建筑199处,将近35万平方米。

  而同期申通、圆通分别只有28.4亿元和61.87亿元的总资产。

  此外,与圆通、申通仅提供单一的快递业务相比,顺丰的业务线条丰富很多,主要业务包括快递、仓配、冷运、供应链、重货运输及金融等业务板块,为客户提供包含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在内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产品丰富多样,综合物流服务商巨头雏形初现。”兴业证券点评。

  市场份额下滑 顺丰努力变得“轻一点”

  过去三年,顺丰、圆通和中通三家巨头的市场份额基本保持稳定,合计市场占有率接近40%,是名符其实的行业龙头。但从下图可见,顺丰的市场份额略有下滑。兴业证券认为,这说明整体上,顺丰主要面对的高端商务细分市场增长慢于“三通一达”面对的廉价电商市场。

  但现在看来,一方面顺丰早在2013年就已经引资招商局等四大财团,获得了战略资本和财团支撑。 另一方面,顺丰快递业务相对更加优质,陆空运输网、尤其是航空机队已经在国内形成先占优势。每日经济新闻分析,顺丰延展的五大事业群也在2015年谋定,待资本注入后,可以更有的放矢地投入,必将加速市场突围,与“通达系”形成新的竞争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在净资产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顺丰的资产负债率从66%下降到了40%以下,也就是说这两年里顺丰的账面上增加了不少债务。而公司最近两年的净利润率已经从2013年的6.6%下降到2015年的2.2%,两年内下降了4个百分点。

  顺丰的借壳上市必将加速快递直营模式的市场突围,进一步抢食“通达系”市场份额。但为适应电商的业务量的爆发式增长,快递加盟模式仍会是市场主流。此外,快递行业频频借助资本市场力量,也与行业从简单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科技、人才密集型转型有关。每日经济新闻援引业内人士称。

  上市竞跑背后:残酷的竞争

  快递业市场蛋糕很大,但竞争也十分激烈。

  “民营快递扎堆争相上市,与目前成本不断上涨、企业的利润率不断下降也有关。目前,大多数民营快递巨头仍是加盟模式运营,加盟商甚至快递员都有定价权,容易引起价格战,同时服务产品同质化,上市获得更多资金也有利于加速收编加盟商,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和利润率。”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分析。

  “上市融资的钱要怎么花?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扩充产能,包括扩张分拣中心、提高网点的服务能力、更新信息化系统等。”第一财经日报援引一家民营快递管理层说。

  兴业证券认为,未来的快递公司的发展路径是分化的,随着巨头纷纷上市,竞争趋于激烈,哪家快递能够适应需求的微妙变化目前仍不清晰,需要持续跟踪。

  另一大民营快递巨头中通快递也打算到美国上市,目前已经选定了财务公司与律师,正在寻找券商。第一财经日报报道。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