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钢铁从何处来?

来源:互联网 | 2016-06-07 17:04

  世界钢铁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再一次证明欧洲频频指责中国倾销廉价钢材的论调有多么不靠谱。

  从2015年全球钢铁贸易区域细分图看,欧盟最大的钢铁消费量,并非来自中国,主要还是基于欧盟内部28个成员国家之间的钢材贸易,欧盟内部的钢材贸易量就已超过1亿吨。第二大进口来源包含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独联体地区(CIS)。2015年,欧盟从CIS地区进口的钢铁总额为1450万吨,而从中国进口的只有850万吨。中国钢铁的出口主要目的地还是除日本以外的其他亚洲市场。

  欧盟在过去一年中频频指责中国,认为是中国的需求放缓,导致全球钢铁产业萧条,还辅以向欧盟倾销廉价钢材的手段,致使欧盟数以千计的钢铁工人失业。

  世界钢铁协会5月27日发布《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16》,用数据解读了2015年全球钢铁行业情况。2015年,全球粗钢(crudesteel)产量为16.21亿吨,与2014年相比,下降2.9%。就全球市场份额而言,中国依旧占据主导,占比达49.6%,但是与2014年相比,已出现1.1个百分点的下降。去年,产量位居全球前十位的钢铁公司中,中国就占据了半壁江山。中国的河钢集团(4775万吨)、宝钢集团(3494万吨)、沙钢集团(3421万吨)、鞍钢集团(3250万吨)以及首钢集团(2855万吨)分别排名第二、第五、第六、第七和第九位。排名第一的是总部位于卢森堡的安赛乐-米尔塔公司(ArcelorMittal),其产量为9714万吨。

  这就解释了中国去年钢铁产量雄踞全球第一的原因。2015年,中国生产钢铁总量为8.03亿吨,而2014年,这一数据为8.22亿吨。紧随中国之后的是日本(1.05亿吨)、印度(0.89亿吨)。

  如果衡量钢铁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基建设施用钢除外),趋势是一样的。显而易见,全球钢铁业重组需要具备的三大动力:稳定需求、已有技术设备效率的提升以及钢铁消费强度的降低,但这些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