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6月18日。自2009年以来,6.18已经从京东的“店庆日”逐渐演变成一场电商年中大促的博弈,甚至连一些线下零售商也都不遗余力的参与进去。
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所有电商都在绞尽脑汁去迎合消费者每天变化的口味。除了在广告上互相含沙射影搏出位,这几年6.18还有那些新玩法?
今年直播的爆火让电商看到了其中的商业机会,“直播+网红+电商”成了网红经济衍生的一种新模式。苏宁易购在“K.O 6.18”活动中主打O2O体验优势,邀请网红走进苏宁线下门店,边逛边买;网红走进生鲜产品产地,介绍原产地直采;网红还和苏宁火箭哥玩起对赌,在30多万粉丝围观下,检验苏宁快递两小时急速达,为苏宁易购开启了流量增长和变现的双重触点。
阿里巴巴集团首度明确了天猫的新增长点将为 “粉丝经济”,将此次6.18定义为“ 超级粉丝狂欢节”。天猫首次联动阿里零售平台、阿里鱼、阿里数娱、优土集团以及全球 IP 合作方,与国际品牌一起打造一场 “从消费经济升级到粉丝经济” 的超级狂欢节。
国美在线依然延续价格战,打出“滚滚长江东逝水,6.18比价来国美”的口号,同时推出三大比价工具,第一大工具是国美在线新版“聪明购”;第二大工具是在国美在线首页开通“天天比价”频道,为用户提供非常直观的商品比价列表;第三大工具是上线议价功能,可在页面与在线客服请求议价。
京东抓住消费升级的风口,推出“品质狂欢节”,将高品质的商品、高品质的服务和高质量的活跃用户三者相结合。除了延续智能物流的优势,此次6.18期间联合各大品牌商推出“超级品牌日”,同时推出基于客观大数据的“京东家电6.18销量排行榜”,多维度展示各商家在京东所取得的销售业绩,培养出理性的消费升级用户群体,聚集更多高质量的电商用户。
除了暗自发力,各大电商也意识到了抱团的优势。在6.18大战前夕,天猫联合苏宁,京东联合腾讯形成了两大阵营。天猫的优势是其B2C电商流量最大平台,以及覆盖全国的物流体系;苏宁的优势是家电、3C、数码供应链与一线市场的配送服务。双方打破了线上和线下的阻碍,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商业生态。
数据显示,目前,京东微信、手机QQ购物累计吸引8.06亿人次参与互动,在2015年“11.11”京东新增下单用户中,来自京东微信购物和手机QQ购物的比例高达52%。今年6.18,京东推出“智能卖场”,通过把消费行为数据与腾讯的社交行为数据打通,实现用户推荐的个性化,为品牌商家提供社交环境下的一站式营销解决方案,提升转化率的同时达到更佳的用户体验。
除了这四大综合平台电商,专注于母婴电商的蜜芽,宝宝树;吸引女性消费者的网易考拉,小红书;生鲜领域的豆果网,青年菜君等细分垂直的第三极电商也在走差异化路线中拼出一条血路。
然而,无论促销形式怎么变化,消费升级都是无法忽略的大趋势。数据显示,2015年对品牌品质表示“关注”的消费者占网购消费者的比重高达56.40%。中国消费者的整体购买潜力巨大,并且逐步显现出不再一味追求低价的现象,而是更加注重产品品质和服务体验。在这种背景下,很多中国家庭的消费也日趋理性,一大批的尝鲜消费、盲目消费、高频次消费等感性消费将会日益减少,而他们对正品行货的要求,对服务、品牌、功能等要求却在不断得提高。
在品质升级、用户升级、厂商升级的带动下,消费者对电商提出了更严苛的需求,整个电商行业或在此次6.18的洗礼中开始新一轮的转型升级。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