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举措。会议指出,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稳经济的重要基础、稳就业的主力支撑,当前相关市场主体困难明显增多,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加大帮扶力度。
中小微物流企业是物流业发展的生力军,也是建设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基础,更是吸纳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为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入了解中小微物流企业经营状况,反映企业诉求、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中小微物流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2022年初组织开展了中小微物流企业经营状况问卷调查,现将《中小微物流企业经营状况调查报告》向社会发布。本次调查得到了各地物流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中物联各分支机构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报告发布时间恰逢疫情防控和物流保通保畅到了关键时刻,物流业复工复产是物流保通保畅、保障供应链稳定的重要条件。相关政策诉求也可作为物流行业纾困政策措施参考,欢迎各部门、各地方政府选择采纳。
正文如下:
中小微物流企业经营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二О二二年五月十一日
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我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法人单位近60万家,个体经营户数580多万个,物流相关市场主体超过600万。其中超过九成的法人单位属于中小微企业。他们是物流业发展的生力军,也是建设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基础,更是吸纳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为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入了解中小微物流企业经营状况,反映企业诉求、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中小微物流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2022年初组织开展了中小微物流企业经营状况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1187份。
本次调查得到了各地物流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中物联各分支机构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一、企业基本情况
被调查的中小微物流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调查数据显示,民营性质中小微企业占比高达86.2%,国有性质企业次之,占比为5.4%,集体性质和外资及合资性质企业占比较少,合计为1.4%。
图1 企业所有制性质分布情况
中小微物流企业主要经营业务集中在公路货运领域。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企业从事公路货运业务的占比为70.3%,其次为仓储和综合物流业务占比分别为24.2%、23.2%,从事铁路、水路、航空货运的占比相对较少,尤其是航空货运占比仅为0.9%。这也反映公路货运市场与其他领域相比规模巨大又较为分散。
图2 企业主要从事业务类型分布情况
被调查企业有近七成平均员工人数在50人以内,其中四分之一的平均员工人数在10人以内,不到一成的企业员工人数在200人以上。
图3 企业近三年平均员工人数分布情况
被调查企业收入规模较小,近三分之一的企业近三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规模在100万元以下。调查数据显示,40%的企业收入规模在200万元以下属于微型企业,37.9%的企业收入规模在200万-3000万元属于小型企业,17%的企业收入规模在3000万-3亿元属于中型企业。
图4 企业近三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规模分布情况
中小微物流企业经营收支压力明显增大。调查数据显示,企业反映营业收入与上年相比增加的占31.7%,而反映成本增加的占65.7%,收入增长不足而成本压力加大较为普遍。
图5 企业2021年营业收入和主营成本与2020年对比情况
被调查企业反映价格总体持平,下跌压力较大。调查数据显示,接近一半的被调查企业反映服务价格与上年相比持平,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反映价格出现下跌,反映上涨的仅占18.4%。
图6 企业2021年服务价格与2020年对比情况
中小微物流企业亏损面过半,生存压力大增。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被调查企业利润出现亏损,近三分之一的企业利润基本持平,仅有18.4%的企业实现盈利。
图7 企业2021年经营利润与2020年对比情况
二、融资促进方面
中小微物流企业资金周转和融资压力没有缓解。调查数据显示,62.9%的企业反映账期垫资压力与上年相比有所增大。我国物流业特别是公路货运业普遍采取垫资运营,托运人在业务完成后一段时间再支付运费等服务费,而物流企业支付的司机运费需要现结或周结,资金压力无法传导。
据《2021年物流企业营商环境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物流企业账期普遍在3个月-6个月。如果物流企业达到6000万的收入规模,按照3个月账期垫资规模在1200万元左右,如果6个月账期垫资规模要超过2400万。经济下行压力下甲方托运人通过延长账期来缓解自身资金压力,进一步加大了物流企业的垫资负担。由于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越来越长的账期将造成企业经营风险骤增,很可能成为压死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图8 企业2021年垫资账期压力与2020年对比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