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产品网(ID:products56)原创
作者 | 快言慢说
编辑 |快言慢说
图片来源 | 网络
雷军有一句经典名言:“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今天的风口,无疑是跨界造车,风口之下, 谁都可以被怀疑是下一个跨界造车者。当媒体连篇累牍报道跨界造车的新闻时,当人们津津乐道的是那些跨界造车的商业大佬时,跨界造车,是不是过热了。
大佬们“吃螃蟹”的能力到底有多强?顺应潮流的发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造车新势力们扎堆成长起来的当下,是不是该冷静冷静了?本文就此谈几点看,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风口之下的跨界者
近一年来,你会发现汽车圈悄悄出现了许多新面孔,没错,跨界造车已蔚然成风,互联网巨头百度,高科技航母华为、以无人机起家的大疆、以关注网络安全闻名的360纷纷下海造车。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炙手可热。
跨界造车者中,有的高调入场,有的默默前行,有的舍命豪赌,有的有备而来。高调者如恒大、如小米,是在造车,更是在造势。
2019年8月28日,热衷于跨界的恒大,布局的恒驰新能源汽车横空出世,2020年8月3日,恒大汽车恒驰系列一口气发布了首批6款车型,均为豪华车。
一车未卖,市值达五千亿,这位跨界跨得最狠的企业获得了大量关注,许家印再次成为媒体热点。
早在2014年就传出雷军要造车的消息,2021年3月小米进军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由雷军亲自挂帅,豪言壮语,先声夺人,拟投资千亿、跨界3年推出首款车型。
雷军表示跨界造车是小米历史上最重大的决定,同时也是自己人生之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
雷军坦言,小米已经积累1080亿元现金余额,有全球前三的手机业务,有全球最好的智能生态,公司亏得起。
那么,小米造车到底行不行?回答是,你可以不相信小米,但一定要相信雷军。在小米刚刚宣布造手机的时候,没有人能预见到小米会用几年的时间,就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世界500强。
一直主打性价比的小米下场造车,会不会也带来一款极具性价比的汽车产品呢?我们拭目以待。
相比于小米,百度入局造车可能更容易让人接受,2013年起百度开始初步布局,不论是百度CarLife车机交互系统,还是“萝卜快跑”无人驾驶,百度一直在不断铺设其在汽车行业的产业链。
在自动驾驶领域执牛耳的百度入局造车并不是件令人意外的事情,2021年1月11日,百度宣布,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正式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名称为“集度汽车有限公司”,据悉,首款量产车型将于2023年开启交付工作。
与雷军有赌局的董明珠,也曾跨界布局汽车,以个人名义投资入股了珠海银隆,并且拉上了地产首富王建林,投入5个亿。
与格力同行的美的,也在跨界,但很有自知之明,强调美的不造车,只是为车赋能,也就是提供智能产品。2021年5月18日,美的集团旗下威灵(Welling)汽车零部件正式宣布电机驱动系统、热管理系统、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三大产线已进入投产状态。
而低调前行者,首推华为,华为作为目前造车领域走得最快的科技企业,始终强调“帮车企造好车、自己不会选择造车”。
的确,华为为车企提供软硬件配置,比如华为HiCar,HMS套件等。但是华为也提供全套的解决方案,业内有句话这么描述:“除了底盘、轮子、外壳和座椅,剩下的都有华为技术”。
更进一步,是智选模式,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整车设计以及渠道销售,华为联合东风小康推出的问界M5,可以说是“华为的灵魂、小康的皮囊”。7月4日发布的问界7,采用的就是华为智选模式。
这自然遭到来自部分传统车企的“排斥”,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谈到华为的智选模式,说到,如此一来,它成了灵魂,别人成了躯壳。其实,华为离整车制造只差微小的一步。
华为两位高管如是说,徐直军表示:中国不缺华为品牌的汽车,但缺乏真正拥有核心技术的汽车部件供应商;余承东则说:智选模式是“以我为主定义车”。这似乎说明了,无限接近整车制造的华为却不言整车制造的原因。
因在美国上市,备受争议的滴滴,也开启了跨界造车之路,2021年4月,有报道称滴滴正式开启造车项目,在“合纵”路线失败之后,滴滴又开启了“连横”造车的新征途。富士康如今也摇身一变从单纯的代工商变成了汽车产业链一员,京东的无人货车EV80也完成了测试,阿里巴巴联合上汽集团、张江高科联合打造“智己汽车”,负责大数据、智能生态方面的技术支持。
时间来到2022年,于是形成了这么一种氛围,觉得谁要是不放两句造车的狠话,谁就会被打上守旧派的烙印。
跨界造车者,绝大部分都是原行业里的领头羊,好处是有强烈的好奇心和不服输的精神,有足够的资源、有足够高的关注度;坏处呢?背负上整个企业的名誉与责任,一旦失败,影响巨大。
纵观当下,跨界造车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概念,跨界者中有互联网企业、有家电企业、有房地产企业、甚至还有食品饮料,据说娃哈哈的新动向是跨界造车,五粮液收购奇瑞旗下凯翼汽车股份……明天,还会有什么样的企业入局,也许超越你的想象,据传,货拉拉也加入了造车大军。
跨界造车的的英雄们,包括贾跃亭、许家印、雷军、董明珠等,都怀揣着颠覆行业的想法而来,期望打开另一片星辰大海。
不能否认,携带巨额资金和资源进入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汽车产业的大鳄们,或许会加速汽车产业优胜劣汰、兼并重组,逐渐成为汽车赛道中重要的参与者。
跨界造车的脚步不会停止,还会有许多个许家印和雷军出现,以新选手的无畏,加入造车的行列,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与想法,在这期间,新的领军人物也会逐渐显现。
二、半路抛锚的大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