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难而正确的路。
作者 | 晓楠 贤焕
编辑 | 栗子
当你拿到一款新手机,拆开盒子撕下保护膜,一块崭新、完美的屏幕出现在眼前。而一块盖板玻璃从被制作出来到嵌入手机屏幕,要花光它所有的“运气”。
盖板玻璃在行业里也被称为视窗防护玻璃,是用于对触控模组、显示模组进行保护的透明镜片。作为屏幕显示与触控部分的上层保护层,它是手机上与人类接触互动最为频繁的硬件,甚至没有之一。
并不是每块盖板玻璃都生而完美。
盖板玻璃生产涉及开料、CNC雕刻、研磨和抛光、清洗、钢化处理、丝印、烘烤等多道工序,在整个工艺流程中,数以万计的玻璃会经历多个检测环节。至少在几年前,这一环节都还是由人工进行,保证每一片盖板玻璃在出厂时都是完美的,就和你最终看到的成品一样。
这个过程远没有听起来这般轻松。
盖板玻璃的缺陷可以分为百余种,质检环节涵盖边角检测、白片玻璃检测、丝印检测等。一条产线上,每个月需要检测的盖板玻璃达到几十万片。
检测场景的复杂其实是我国制造业的一个缩影。技术尚未触达到这个万亿规模的行业,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充满了太多的变量和未知。
在联想创投总裁贺志强看来,机遇就藏在其中。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看到了AI、大数据等核心技术,让巨头公司持续了解数据背后深层次的规律,快速迭代调整产品,不断提高竞争力。我们相信以数据化为基础,将有机会重塑任何产业,制造业正是其中最重要的主赛道。打通软件和硬件的壁垒,工业数据不断累积和迭代,将会实现制造业颠覆式发展。”
当数据、机器人、AI进入主赛道后,产业或许就会被改变,即使只是小小的手机盖板玻璃检测……
而同样在寻找技术重塑产业机会的,还有一群在实验室和科研院所走出来的科学家。
偶然一天,中科慧远创始人&董事长张正涛走进了苏州一家玻璃检测工厂。他看到的是昏暗、逼仄的暗室内,一群年轻的姑娘、小伙子各自站在工位上,在亮度高达12000勒克斯的灯光下检测玻璃瑕疵。
要知道,人眼的亮度舒适区间约为500~750勒克斯。12000勒克斯意味着这是数十倍于正常亮度的极端工作环境。从事质检工作人员几乎3个月后视力会平均下降到0.6。
真正踏进工厂那一瞬间,张正涛被眼前那个明暗分明的场景震撼住了。工人们一瓶瓶眼药水的使用就像喝水一样,痛苦在不断膨胀。
“没想到还有伤害性这么高的工作,当时我就觉得要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然而正确、有宏大的意义,所有一切都完美符合自己想要的方向。只是彼时手机玻璃盖板的检测技术被德国垄断已久,全球很多国家的企业都曾在此碰壁。
面对这样一座难以翻越的山,“恶战”在所难免。
1.既有的钉子,待打磨的锤子
在玻璃生产的长长环节链中,“天下苦质检久矣”。
相关统计显示,中国每天有超过350万工人在生产线上进行产品外观检查,仅3C行业就有150万人以上。
工人,是稀缺资源。
痛点已经有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去打磨那把解决“钉子”的“锤子”。
机器视觉提供了一种新的想象空间。
两个团队彼时素未谋面,但同时看到了以5G+AI技术为基础的机器视觉,将会带来的,对检测环节效率提升的机会。
张正涛是一个非典型创业者。在此之前,中科院实验室是他的主阵地,专注于搞科研。对于产业并不是很了解。手机盖板玻璃检测是一个怎样的领域,在产业中处于什么环节,有哪些难题,他并不懂。
当初一拍脑袋做的决定,但迎接而来的则是一个又一个具体而明确的难题。
中科慧远成立的第一年,张正涛一直忙着解决问题。他懂计算机视觉技术,但不懂需要实现盖板玻璃这种高透明、高反光的缺陷瑕疵成像的光学系统如何设计?盖板玻璃制作工艺是什么样?团队中懂算法的人不懂工艺,工厂中懂工艺的人不懂算法,双方间的隔阂要比东非大裂谷还深。如果没有进入场景,又如何解决问题?
“国内基本上百分之七八十的手机都是中国制造,但无论是从工厂端还是工人劳动保护的角度来看,用技术来辅助人工质检员来解决这个问题的需求十分迫切。”联想创投高级合伙人宋春雨向「甲子光年」表示。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2017年中科慧远在产品都没有设计出来,联想创投就投资了他们。中科慧远几乎是从零开始了解玻璃切割、钢化、丝印等工艺,一遍一遍熟悉、了解工人需求等。这是一个漫长过程,摸清工艺用了接近一年时间,设计相应算法、光学系统和样机测试又花了大半年,第一代成品检测仪直到2018年才逐渐成型。
好在结果是好的。
中科慧远研发的盖板玻璃成品检测仪,能在1.5秒完成一片手机盖板玻璃的检测,相较于人工,效率提升了20倍以上。
2019年4月里一天,惠州,在某个全球大型玻璃盖板生产商的产线上,成立已经近3年的中科慧远带着设备,与一家海外厂商的设备按照1:1的比例放置,同时进行玻璃盖板外观缺陷检测验证。周围站满了人,包括双方的核心领导。张正涛的心里有些忐忑。
当机器正常运转之后,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结果显示,中科慧远检测设备的各项指标都优于海外设备。并且针对可检测范围,中科慧远可以实现全区域覆盖。对此,国内第一台自主研发的AOI检测设备正式通过验证,海外设备的垄断局面也即将被打破。
“中国的设备不比国外差”。来自行业标杆客户的认可和批量使用,让中科慧远坚定了在AOI检测设备道路上的探索与研发。十余款自研AOI检测设备相继问世,越来越多客户找上门……
对于数字化程度相对较低、且经验至上的制造业来说,改造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是一旦完成,就会诞生N倍数的产业机会。
“数据智能将会重新塑造制造业,这是我们的Believing,其中一定会涌现技术与产业紧密结合的新物种。”贺志强告诉「甲子光年」,“从2016年联想创投成立起,就开始围绕智能制造布局,标准主要有两点:一是工业界的需求,真实、迫切的需求最为重要;二是技术是否能够解决问题,能解决到什么程度?以及技术能否变成产品,产品能否变成公司?”
只要这两点成立,就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制造业场景大,广阔天地,大有所为。”
目前,联想创投在机器视觉领域的布局已成体系,包括中科慧远、思谋科技、百迈、深慧视等,涉及制造业中的多个行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