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如何让冷链物流飞上枝头变凤凰?(食品篇)

2020-08-05 10:01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爆发后,食品的溯源管理也越发引起重视。针对食品物品等,如何做好溯源管理,做到有源可查,路径清晰,成为当今社会不得不补的功课之一。

总而言之,合理解决冷链物流的温湿度管控、库存管理和溯源管理问题,可以提高冷链物流行业的运转效率,降低冷链食品的损失率,而这也是冷链物流能否飞上枝头变凤凰的关键因素。

02、物联网技术赋能冷链物流

对于冷链物流场景,物品、车辆、司机和后台运营人员均是物流万物的具体表现,如何使万物更好地互联互通,是提高物流效率的关键,物联网技术亦可以借此大展拳脚。

全程温湿度环境的管控不足问题,更多指的是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问题,毕竟“最前一公里”的问题是企业缺乏预冷意识因素居多。借助物联网技术中的传感系统,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可以安装在储存和运输产品的仓库货架和运输车辆货箱的内部,借此收集传感数据实时上传至云平台,当温度或者湿度环境异常时,实时下发指令进行人为或者机器管控。

这样不仅降低了人为判断、处理的出错率,重要的是可以极大降低冷链物品的损失率。但传感器系统并不是物联网技术在冷链物流应用的重头戏,RFID技术才是

为何这么说呢?

因为RFID标签具有唯一独立身份的技术特性,可以完美解决溯源管理问题。唯一独立身份即物品有独立ID,意味着只要在物品成型时就加上带有身份信息的RFID标签,那么不管冷链物品流通何处,都能知道来源于何处何时何种环境,做到有源可追寻.

在冷链中,主要使用的是无源RFID标签。它们更小、更便宜,而且移动性更强,这些标签没有电源,由RFID阅读器提供能量来传输数据,而这将也将给RFID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其次,RFID标签还可以写入生产日期等关键数据,并借助云平台保存产品定位、生产及入库日期等关键信息,对于优化库存管理至关重要。每当RFID标签的产品通过安装在工厂或仓库关键点的RFID阅读器时,标签就会被自动扫描和定位,相应产品的位置会在数据库中自动更新。例如,当库存管理者收到SKU 为1000包某物品的订单时,他们可以根据云平台的标签信息,选择最接近到期日的包裹并迅速定位,做到首先发货。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