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和财务等的全过程控制,有效地整合了企业整体资源,明显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据介绍,仅在企业物流管理一项,就节省了300多人,并将库存差错损失由原来每年的2000多万元减少到零。
案例三:深圳的华为集团建立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信息网络远程处理系统,将其销售到全球的通讯产品运行中的故障情况及时传入深圳总部的信息中心,进行实时远程处理,为其产品的售后服务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个案例也说明,不仅传统产业需要信息化,即使像华为这样的一流IT企业,也需要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不断武装自己,使自己保持强中之强的地位。
2、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可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WTO的要求,提高政府协调、管理、服务社会的能力,建设公开、公正、廉洁和高效的政府。
案例一:广西南宁市创立的城市应急联动中心,在全国首先采用系统集成方式,将110报警服务台、119火警、120急救、122交通事故报警及12345市长公开电话,统一纳入一个指挥调度系统的平台,实现了跨部门、跨警区和警种的统一协调指挥,市民打其中的一个号码报警,可以马上使其他方面联动反应,全面进行处置准备,大大提高了应急反应速度和事件处置效率。据实践检验,其处置事件的能力提高了7.5倍,报警快速反应时间由公安部规定的10秒提高到2.5秒,效果相当出色。这样的电子政务,大大提高了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体现了高效率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案例二:佛山市南海区的会计结算中心通过信息化方法,对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财务进行统一结算和集中管理,把科学理财和信息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初步实现了信息化方法理财,做到了实时高效;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便于加强监管,从源头上有效地堵塞了管理漏洞;提高了管理水平,节省了人力。如系统成立前同样的工作需要400人,而且效率低、差错多,不透明,小金库屡禁不止,而目前中心只有29人,就已接管了92家单位的115盘账务,并全面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案例三:珠海市的政府采购中心则是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招投标网络平台,将政府的采购项目通过网上公开招投标方式,有效地控制了以往采购环节普遍存在的私下交易和腐败现象,规范了政府的采购行为,建立起公开、透明的政府采购机制和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也大大节省了政府开支,仅公安部门购买汽油一项,一年就节省近百万元,又返还给该部门进行警车更新。
案例四:肇庆的行政服务中心则是通过信息化方式,根据国家行政许可法,将政府的审批项目集中起来,统一建立服务窗口,以方便群众,提高办事效率,同时提高政府办事的公开和透明度,加强了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在这个中心成立之前,群众办理审批项目,一般要在各政府部门往返许多次,中心成立后,一般审批项目只需一到两次即可将所有手续办齐,深受群众欢迎。
3、以信息产业发展为基础,加快实现我国的信息化,并使信息技术和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我们今后相当重要的任务。
案例一:华为集团是我国信息企业中的优秀代表之一,多年来坚持走创立自己品牌的发展路线。目前已经达到年销售收入400多亿元,已有上千项自己的专利,通讯产品已基本占领非洲市场,近来又成功地进入欧洲市场和美国市场,用自己开发的技术,分别为荷兰建立投资5亿欧元的覆盖其全国的WCDMA系统(3G)和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亚利桑那州建立CDMA2000系统(3G)。我们访问的中兴集团公司也在这方面有很好的成绩。
案例二:金山软件公司是我国自己的软件企业。面对微软一统天下的不利局面,为了创造出足以与微软相抗衡的国产软件,打破外国产品的垄断,保证我国软件使用的安全,金山公司十几年锲而不舍,艰苦奋斗,最近终于使自己的WPS中文操作系统的基本常用功能达到了微软水平,可以替代微软产品,而且其操作更符合中文习惯。对这类的国产软件企业我们还不太多,应该鼓励大力发展,应采取各种有效方法予以大力扶持。
案例三:珠海炬力集成电路电器设计有限公司,主要开发设计各种电器的集成电路。调研时我们印象最深的是,该企业自主开发的MP3芯片(电子词典+MP3芯片,及PDA+MP3设计的单芯片),竟占全球市场的40%。就是这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使企业收入和利润成倍增长。
案例四:广东的东莞市是我国有名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但长期以来,东莞市始终处于来料加工和低端产品为主的状态,产品产量规模不小,但效益很低,自主知识产权很少,研发能力很弱,不仅大量利润被国外投资者拿走,而且在技术上长期受制于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东莞市痛下决心,拿出72平方公里的土地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主要接纳一些信息技术的研发企业和生产高端技术产品的企业,使自己尽快转变为以自主知识产权和内源性企业为主的信息产业基地。
三、五个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在信息化过程中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是信息化发展中的问题,许多是在信息化发展的某一阶段难以避免的,但又是必须尽快解决的,否则就会成为前进中的障碍,阻碍信息化的进程。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信息化的两个“轮子”——信息产业本身的发展与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之间不够协调,呈现出前者快,后者慢的“一快一慢”问题。通过座谈和讨论,我们认为这个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信息化过程中,信息产业作为信息化的技术与物质载体,其本身确实需要一个超前的发展;二是信息产业能够直接制造出具体的产品,直接体现出价值的创造,因此容易被人们所认识和关注,而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其他方面的信息化往往直接体现的是投入,经济效益的显现有时滞性,有些还主要是社会效益,所以容易影响积极性;三是搞信息产品的人常常有技术偏爱,喜欢追求更先进的技术水平,但却会忽视市场的实际需要和可接受能力,造成供给和需求两张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