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信息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

2006-06-27 16:01
信息产业内部存在突出的“软”“硬”不协调,硬件部分发展很快,软件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例如,据信息产业部统计,2004年1—10月,全国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95万亿元,其中软件业只有2500亿元,只占12.8%。同时,在硬件生产方面,除了少数优秀企业以外,多数企业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自己的专利产品,需要“贴牌”生产,不仅效益很低,而且常常受制于人。软件业则主要受盗版之害,投入巨大,回报太低,加上人才匮乏,发展相当艰难。我们在与金山软件公司领导座谈时,他们对此感慨万千。仅一个WPS系统,搞了十几年,目前已经与微软系统的水平相差无几,也能够相互兼容,但由于受盗版损害,加上微软产品先入为主的优势地位,使其在进入市场方面十分困难,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公司的运营只能主要依靠其他产品支持。调查中我们感到,软件业向经济与社会领域的扩张潜力是很大的。例如北海新未来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营运客车安全管理系统等,将车辆行驶里程、驾驶员安全里程、二级维护计划、驾驶员构成统计分析、违章和事故统计等大量数据实现自动记录、分析和报表生成,各种记录、档案、报表和审批程序全部在系统内通过网络完成,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有大量需求。也就是说,软件的开发一定要与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使企业和市场感到确实需要并能由此而获利,软件业才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3、在政府电子政务方面,存在着资源不能共享、网络不能互通的问题,信息孤岛现象突出。部门分割、投资分散、重复建设严重,政府信息化建设往往忽视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基本要求。因有政府的强有力号召和资金支持,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快,但由于上述原因,普遍存在利用效率不高、浪费较大,许多成了“花瓶项目”等问题。
   
    4、发展不平衡造成“数字鸿沟”的问题。由于信息化本质上是一种服务性、控制性的经济和社会活动方式,其技术和服务必须“硬化”在具体的产品上(包括信息产品和传统产品),才能体现出效益,同时,其初始投资都比较大。因而一些大企业能够自觉地进行投入和建设,并因此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而大量的中小企业则一时无力进行建设。这样导致的后果是“数字鸿沟”越来越大。这种现象在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相对不发达地区、社会的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同样存在。如广东省每年可以拿出3000万元来用于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其他方面也有不少资助和许多优惠政策。而广西每年在信息化方面的资金只有几百万元,还往往不容易落实。在企业方面,佛山顺达公司在企业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两三年内就已经有8000多万元,并仍在增加,而桂林三金集团应该也是一个比较好的企业,但在信息化方面则一时仍难以考虑。
   
    5、信息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装备制造业之间不协调。后者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前者。调查中我们发现,现有企业所使用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线,基本上都是国外的产品(如西门子公司的)。另外,信息应用与信息安全方面也存在不协调的问题。信息安全问题在我国越来越突出。
   
    四、四点思考和建议
   
    1、对于信息产业和传统产业信息化中“一快一慢”问题,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我们认为,信息化的过程一般来说要经历四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主要是信息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和发展;二是发展阶段,主要是由于信息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而形成信息产业;三是扩散阶段,主要是用信息技术和产品改造传统产业和社会其他方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阶段;四是全社会信息化阶段,即信息技术和产品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整个社会被信息技术和产品所覆盖和控制。目前我国主要处于第二阶段,而如果再向前发展,就必须进入第三阶段,即进行传统产业和社会其他方面的信息化改造。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正是这一阶段的基本要求。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际上就是要用已有的新技术帮助传统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迅速提高现代化的水平。用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则是通过工业的迅速发展为信息技术产品乃至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这样就可以使信息产业和工业化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使整个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如果我们不能形成这种互动的局面,就可能使信息产业孤军独进,发展的空间日益狭窄,同时新型工业化也无法实现。其次是政府要大力推进信息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的沟通。通过沟通,使信息产业了解传统产业在信息化方面的具体需要,以便研制更加适用的技术产品,方便信息技术和产品与传统产业的嫁接、渗透,使信息技术产品能够比较顺利地“化”进传统产业。三是政府对那些资金投入有困难而又十分需要用信息技术改造自身的中小企业给予必要的支持。在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方面实行必要的政策优惠和引导。
   
    2、在解决“软”“硬”之间发展不协调方面,重点是落实国家有关大力发展软件和集成电路的相关政策。像广东这样的信息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应该集中力量在一些关键领域突破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鼓励和支持各类软件企业的发展。同时要加大打击盗版的力度。在政府采购中要鼓励使用国产软件,尽快使国产软件形成较普遍的使用环境,逐步破除我国对国外软件的技术依赖。在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课程中,也可以考虑引进国内比较成熟的适用的基础软件,如WPS操作系统等。我国软件企业也应该加快研发步伐,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软件之间的差距,基础软件先要兼容,逐步要有我们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建议今后凡用财政资金购买软件产品的机关事业单位,都必须首先选用国产软件。
   
    3、对于政府在建设电子政务方面的分散、重复建设、不能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等问题,可以通过逐步调整投资体制和管理方式,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方法来解决。例如,广东省信息中心目前采用主机托管方式,首先建立和开通了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对全省电子政务资源进行整合,对50多个单位进行免费的主机托管和网站托管服务,使省直各部门能够共享互联网接入带宽以及机房和服务器资源,大大节省了资金,实际投资总额不到申报额的一半,而且大大提高了使用效率,为各部门也提供了方便。在现有体制一时难以进行大的改革条件下,这是一个有效的过渡性办法。在这个基础上,有条件的地区应该进一步调整信息化的投资和运行管理体制,其基本的思路是:统一标准、统一设计和统一建设电子政务平台、统一管理和提供窗口服务;各部门提供具体的信息资源支持,与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互联互通、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