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物流资源整合对策研究

2006-07-05 08:43
99.8%的准时妥投率被评为A级物流服务供应商。有一家外企在选择物流伙伴之前,曾对中国几大运输企业的物流配送实力作综合评分,结果邮政得分高居榜首。

    1.3能力资源的整合

    物流服务能力资源既包括有形的实力资源(如仓储设施、运输设备等),又包括无形的技能资源(如作业流程的控制、网络组织方式等),还包括知识资源(如丰富的物流管理知识、对具体产品的物流运作具有透彻的了解等)和一个有效的物流管理团队。

    中邮物流要依托邮政优势,就必须整合资源,寻找最佳的运输线路和运行方式,既包括邮运网、物流专线、铁路、航空、水运等载体,也包括各省、市搭建好的区域网络平台,形成干线资源整合联通、区域集散各自完善,按市场的拓展方向和客户相对集中的物品流向,设计自己的网络结构。

    地市局要以多种经营方式开办商品或产业流通业务,将社会商品或产品吸入到邮政大网中来。借助邮政营业、投递大平台、11185语音平台、11183网站及上门服务人员形成的立体营销网,通过窗户、到户、在线的互动营销。增加社会商品和居民消费品在邮政物流平台上的流通量。个性化的物流需求在城市日渐突出,发展区域配送和社会服务,建立地市局物流交换中心,来负责同城物流的交换、处理以及中心局的物流分拨。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路线的迂回,提高业务的效率,为个性化邮政物流的实现提供有效的保证;另一方面,将减少中心局的压力,使中心局能够专注于跨地市局、跨省际的物流业务。

    省局应负责建立全省物流生产指挥系统,确保省内物流网络的畅通、物流信息系统的完善,提高物品跟踪的及时性。省局不直接参与对顾客的经营,从宏观上对全省物流作出中、长期规划,并加强对地市局的协调,解决物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督促地市局按照既定的方针切实抓好物流业务的发展。省局应连通地市局的省内干线,改组成模拟公司化运作,同时扩充目前省物流中心的职能,使省中心变成一个大的配送中心。

    1.4信息资源的整合

    信息资源的整合对物流企业资源整合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也不过分,成功的经验证明,物流企业通过现代物流中心、信息处理中心等现代物流体系,使商流、物流、信息流在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实现互动,从而提供准确和及时的物流服务。物流信息化保证了良好的服务品质,增加了客户的满意度,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全国邮政已建设了自己的信息系统。不论是在揽收、运输、查询,还是在结算、管理等方面,信息系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邮物流要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建立起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需求的信息网络,将仓储管理、车辆调配、信息传递与反馈结合起来,与11183网站和11185客服中心以及社会大客户的电脑网络系统实现互联网互通。目前,南京用户登录11183网站或拨打11185电话,可即时办理各种物流类邮政业务。

    另外,邮政不仅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信息资源,也可利用外界的信息平台,使其信息资源为我所用,成为邮政与客户的联系窗口,如可用1860移动客户、99500银行客户等互联互通,实现双赢。

    1.5社会资源的整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企业发展必须走低成本之路。这就要求企业在运作过程中把自己不擅长、成本较高的部分交给擅长这项工作的合作伙伴来做,采取“借船出海”、“内引外联”等方式,扩大经营规模。

    中邮物流品牌是一笔宝贵的资产,要运用这个品牌和资本运作手段,以“精益物流”和一体化物流为目标,完善网络,规范流程,加大整合力度,提升物流形象,实现更大发展。在能力建设上,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吸收社会车辆特许加盟,业务统一开发;仓储基础资源不足时,采取与社会合作的方式,建立物流联盟,确立区域盟主地位;和社会物流企业建立互补性协作关系,提升企业的整体物流服务水平;采取适当方式,与铁路、民航等部门合作,优势互补等。通过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推动经营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把中邮物流做大做强。

    2 南京邮政物流实力分析

    近年来,南京邮政邮递类业务面临的竞争空前激烈,DHL、FEDEX等跨国公司侵蚀着国内市场,国内申通、大田等小公司发展迅猛,致使邮政邮递的市场占有率一路下滑,已由几年前的70%强滑至30%甚至以下。随着中邮物流有限公司的挂牌,2002年南京邮政物流局也正是成立,短短几年时间,南京邮政物流业务快速发展,从刚开始每年几百万元到目前四五千万元,业务收入连续翻番。

    企业资源整合方面,南京邮政局目前现有邮运汽车600多辆,邮路128条。2002年9月25日投产的南京邮政第二枢纽坐落于城区北郊312国道和绕城公路交叉处东杨坊立交桥附近,总投资2.078亿元,占地约138亩,总建设面积约4.9万平方米。南京邮政物流利用第二枢纽的空闲场地建成邮政仓储中心,为企业提供仓储、中转、货物整体包装等服务,全面提升邮政物流的市场竞争力。

    客户资源整合方面,南京邮政物流局首先重新进行服务定位,突破原有邮件物品受理的重量、大小或收费标准的限制,在国家局允许的范围内,自行制定相关物品受理规则;在配送作业组织上,突破邮件投递的频次概念,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实行应时配送服务。其次是价格定位,我局参照社会物流企业价格标准,以邮政物流成本为基础,制定出了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一定经济效益的邮政物流价格。2002年,只有爱立信、先声药业等5家大客户是南京邮政局物流配送体系的首批协议客户。2004年,南京局物流业务的协议客户数逐月增加,物流配送的品种逐步增多,涉及的领域从初始的奶制品、水制品发展到药品、电子类产品、通信终端产品及玻璃制品、光缆等。同时,南京邮政物流局又根据实际需要,开拓了一体化物流业务市场,寻找一体化物流的潜在客户和目标客户,初步建立起一套全新的客户服务体系,即客户服务中心、项目经理和行业代表,积极推行客户经理制和大客户管理制度,对重点客户推行派驻制,深入开展客户调查和客户分析,提出物流客户的发展报告,为企业策划、设计物流改进方案,进行物流营销。

    能力资源整合方面,首先进行市场地位,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南京邮政将物流市场定位于“精益物流”,即配送的物品以形状规则、易保存、无特殊处理要求的物品为主。在客户关系上以长期稳定的大客户、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