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中间治乱。
前端和后端都减损之后,最终考验的就是门店自身的计划预测了。每天15:00下单时,如何保证单量不会太多造成库存,又不会太少造成缺货?
首先是摸透消费特征。钱大妈能在2个月内了解所在社区的消费特性,预估每个门店的日消费量。
千店千面,每个门店都有不同的消费特点。钱大妈需要每个店长统计预测,然后上报到总部。
其次,保证不卖隔夜肉,库存当日促销。就算是钱大妈还剩余库存,其每天19:00开始就会上演一波大促销。19:00打9折,19:30打8折,一直营业到23:30后,门店所有商品就会免费送出。
数据显示,钱大妈目前损耗率5%-10%。生鲜行业减损做得最好的,是永辉超市,损耗率4%,盒马鲜生10%,传统商超20%-30%。
03
规模增长倚重社群运营
而零售最为考验后端供应链
忘掉社区拼团、忘记到家到店,被这些花式互联网玩法包裹着的本质,其实还是零售生意。
互联网用社区拼团改变了零售哪些形式?
首先是先销售后采购的预售模式。通过团长反馈订单,社区拼团平台才会去上游采购,然后直接送到团长手上。
这样的交易流程,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商品损耗,甚至可以做到0库存。
其次是借助熟人网络的裂变加速市场增长。微信关系网络里的邻居拼团,本身就是模仿了拼多多的凑单模式,这能降低获客成本,快速打开市场。
只是这些巧妙的社会化运营,往往让平台迷失了本质——这依旧是门零售生意,当一切新鲜好奇的套路玩完后,市场最大的考验是供应链。
早在2019年9月,京东旗下社区拼团项目友家铺子出现无法登陆、无法注册、无法转发的情况,疑似出现故障。后来AI财经社报道,京东开始调整业务方向,更偏重于做供应链,包括仓储和商品等方面。
盲目追求规模变得没有意义,社区团购更重要的是从供应链侧找打直达消费者的路径。
从这方面来看,永辉超市依托于永辉生活App的社区拼团业务似乎更有底气。
其B2B平台彩食鲜2017年的营收就超过了10亿,已在重庆、北京、福建、四川、安徽等地建立生鲜中央工厂,面向餐饮+医药+监狱+教育+银行等拓展300家企业大宗业务。
通过专业买手制,永辉超市以生鲜供应链见长,这群人才是真正的零售人。此前,永辉农业公司林忠波就提出,到底什么时候收菜,才能保持更长时间的新鲜度?
经过永辉买手多年试错发现:
四五月份要在凌晨收菜;
六七月份赶在天亮前收菜;
八九月份必须要在前一天晚上收菜;
不同的菜品、不同地区,有需要不同的收菜时间。
这些才是零售生意,一门弯腰捡钢镚的生意。
很可惜,传统零售人对于互联网的竞争并不敏感。永辉生活App在供应链方面可以做得出彩,但在互联网化营销营销上不及美团优选、淘菜菜等。
当然,包括美团优选、淘菜菜都在后端供应链保障上做了不少功夫,选品、包装、品质都好于对手。
从整个运营节奏上来看,兴盛优选算是表现最稳定的一家公司。通过在湖南验证市场下沉的模式,已经通过多年的打磨跑通了一个最佳路径。
但还是那句话:互联网人不懂零售,零售人不钟爱互联网——社区拼团洗牌后的新一轮崛起,又回到“人”上。
人,是最大的非标品;人,也是你的最佳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