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锂电池叉车的出现与铅酸电池叉车相比,在电池容量、充电时间、使用寿命、动力性能上具备明显优势。
铅酸驱动电池使用寿命内充放电次数在1000次左右,电动叉车使用寿命内需要更换3-5次铅酸驱动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理论循环寿命在3000次以上, 基本可以满足叉车8-10年的使用周期。
与铅酸电池相比,叉车上应用锂电的优势更加明显,由于体积小,容易布置,通过调整配重重量,使整车重量更轻,重心更低、节能。
冷链物流搬运设备对低温的要求最为明显,比亚迪的铁电池技术,耐寒性可达零下40℃,在高温至60℃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比亚迪叉车为欧美市场诸多用户打造的零排放整体解决方案中,其通过光伏+新能源叉车,设计出一整套新能源闭环。
“不含钴”以及“较低的锂含量”实现了电池的环境兼容性,并大幅降低了废弃处置成本;以快充闻名业界的微宏动力也在叉车领域有所布局,其锂电池产品具有快充电、长寿命、高安全的优势特性。
新能源技术在叉车行业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还有技术发展所遇到的瓶颈障碍,锂电池使用稳定性的欠缺以及预期电池寿命结束后的回收等问题,安全方面出现燃爆现象等问题;氢燃料电池存在的,比如“泄漏”、“堆积泄漏的氢气”等安全原则问题。
理论上说,新能源类叉车技术愈发成熟,应用愈广泛,然而,当前的技术,还不能赋能于新能源叉车的广泛应用。
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一款充电时间短、使用时间长、性能稳定、可以承受高强度作业、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的叉车,但目前的技术优势,还不能完全支撑这一要求。
新能源应用在叉车上,是一个反复迭代,不断进行技术革新的过程。任何一个新兴的产品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需要整个行业共同克服。
技术的进步是艰难的,每一步,都要输出巨大的努力。比如氢电池,丰田集团对于氢燃料电池叉车的研究时间已长达15年以上,在2014年全球首次亮相氢燃料汽车MIRAI,直到2020年才在日本的中部国际机场做了氢燃料电池牵引车的实证试验,可见技术进步的艰难性。
2、成本困扰
进入2022年,尤其是近几天,以特斯拉、比亚迪为代表的几乎所有的新能源汽车都在集体涨价,原因依旧是包括锂、镍等核心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新能源叉车也不例外,不可避免地受到成本的困扰。
新能源叉车的优势多多,然而,其高昂的成本,自始至终都是其广泛应用的困扰因素。成本是锂电池叉车推广应用的绊脚石,经过几年的拼杀,锂电池的价格已经接近谷底,特别是锂电池组产业化发展推动电动叉车价格的快速下降。
电池,叉车的心脏,人们普遍认为出色的电池价格是提高竞争力的必需,从总体来看,成本在下降:2019年全球锂电池组平均价格为156美元/千瓦时,较2010年的1100美元/千瓦时下降了87%,中国市场锂电池组成本最低,为147美元/千瓦时。
根据预测,2024年全球锂电池组价格将降至100美元/千瓦时以下,2030年,全球锂电池组价格将降至61美元/千瓦时。
从生命周期说,尽管柴油动力叉车购置成本最低,但由于能耗成本较高,其全生命周期成本远远高于电动叉车。有人计算得出柴油版叉车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为48.70万元,铅酸电池叉车为27.08万元,锂电叉车为21.24万元。然而,大面积推广应用,还受到成本的制约。
目前氢燃料电池叉车成本较高,进一步提升燃料电池电堆、系统的技术水平和降低成本,是未来氢燃料电池叉车市场竞争必须跨过的门槛。
尽管叉车新能源化还有许多的坑要趟,但是新能源叉车未来肯定是一片星辰大海。
三、未来能源选择的思考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日臻成熟,叉车新能源化的思路更加开阔。广义地说,叉车新能源将是多样性的,需要的是铅酸电池,锂电池、氢能源电池、新型材料电池等的竞争性发展,包括光伏,风电等等,但从目前来说,主要有锂电池与氢燃料的二种,二者孰强孰弱,引发人们的思考。
不可否认,锂离子电池是当前电气领域设计的王者,许多人将氢燃料电池视为未来的技术。在叉车上,前者已经投入正常使用,后者还没有大量地投放市场。
1、新能源锂电池叉车
叉车的锂电化是百年叉车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升级,在新产品宣传中,锂电池当仁不让成为最普遍的新产品。从长远角度来看,锂电池叉车是一种更安全、环保且效率更高的能源解决方案。
2016年开始,国内锂电电动叉车开始应用于市场;2016-2018年是叉车企业锂电布局及探索阶段;2019年是锂电叉车快速发展阶段,新能源锂电池叉车共销售74102台,同比大增183.04%。
锂电池在叉车上的使用还可以通过改变配方,衍生出多种特殊性能的锂电池,为叉车的创新设计,提供多种动力支持。
锂电叉车市场迎来爆发期,锂电池作为主要能源载体是电动叉车的潮流。2019年的一份中国叉车锂电调查报告显示,超过七成的专业人士持续看好并支持叉车锂电化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