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预摘牌大背景下,物流中概股谁最受伤?

2022-05-11 18:57

微信图片_20220506103833.png

物流产品网(ID:products56)原创

  作者 | 物流絮语

  编辑 |物流絮语

  图片来源 | 网络

  近日,有105家中概股遭到美国退市威胁,其中不乏物流股,有中通为代表的第三方物流股,也有京东为代表的电商物流股,还有网络货运股达达,怎么办?对于拟上市的物流公司,特别是高科技智慧物流公司,赴美上市还是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本文对此谈几点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预摘牌,谁最受伤?

  目前在美股的中概股公司共约250家,近日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列入预摘牌名单的105家,加上之前列入的23家,共计128家,已经超过一半。

微信图片_20220506102344.jpg

  在这些预摘牌股中,不乏物流电商股:快递物流方面,有中通快递和百世集团;航空物流方面,有东方航空和南方航空;物流新业态方面,有“即时物流第一股”达达和“数字货运第一股”满帮,而电商物流方面,阿里,京东,拼多多都在名单之内。

  如果从泛物流的角度来看,预摘牌中大部分公司都于物流电商有关,不说小鹏汽车,蔚来汽车,哔哩哔哩,就拿“知乎”来说,也有电商业务,而且是高粘性、高质量的用户群。

  那么,从3月开始的美国中概股退市风波,对物流股来说,谁最爱伤?当然,列入名单里的物流中概股肯定受伤,而受伤最严重的,是没有上市,而要准备上市的高科技智慧物流公司。

  正逢数字化和智能化这一变革浪潮,中国智慧电商物流必须抓住机遇,加速发展,无人技术、大数据决策体系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嵌入,云计算叠加,连接人、车、货、场的物流互联网正在加速形成。

  智慧物流处于飞速发展的成长期,需要与资本市场的对接,需要加快上市的步伐。智慧物流,有依托资本力量迅速壮大的头部企业,榜样的力量,使不少高科技物流企业,紧锣密鼓的朝着上市的方向做着最后的准备。然而,智慧电商物流肯定是中美竞争的关键赛道,必然受到打压。

微信图片_20220506103744.jpg

  诚然,“预摘牌”名单中的公司全部最终被强制摘牌的可能性很小,但名单会影响资本市场对这些公司的投资预期,更会对计划赴美上市的公司起寒蝉效应,使其望而却步。

  美股市场是最为活跃的科技股投资市场,并且IPO门槛低、流程短,此次的预摘牌风潮,特别是要满足SEC和PCAOB的要求,使纽交所上市之路更难,使需要海外资本,需要境外上市通道的高科技物流股筹集资金的渠道变窄,影响其发展。

  另一方面,监管收紧,预摘牌风波下,外国PE投资的活跃度已大不如以前,高科技物流企业可能失去最大的融资渠道。一直以来,外资的规模远远要比内资大,如果失去美国市场,物流新兴企业很可能在融资方面出现困难。

  不错,高科技物流公司的上市,除了美国,还有国内,还有港纽所,但估值可能没有美股高,并且,美股流通性强,定增频次高,很多公司上市以后,股票增发融资金额甚至比上市时募资金额还高。

  高科技智慧物流股,由于其特有的属性,需要烧钱,需要资本市场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因此,预摘牌风波,受伤最大的肯定是高科技物流股,其中尤以智能物流装备企业受冲击最大。

  美国对中国有竞争力的智能物流装备企业,不仅是监管的打压,更是列入制裁清单进行打击,并且层层加码。

  海康威视,世界排名第一的安防巨头,其实也是智能物流股,近几年屡遭美国打压,近日,又传出,美国正准备对其实施新的严厉制裁。

  智慧出行系列解决方案,人脸识别、AR等人工智能领头羊的商汤科技;全球最大商用无人机制造商大疆;智慧仓储,物流场景的软硬一体化的旷视科技;末端无人化智慧物流体系的构建数字化支持者科大讯飞等高科技企业都在美国制裁名单之列。

微信图片_20220506104222.jpg

  高科技物流公司希望得到美国公平、没有偏见的对待。然而,打压,总是有各种堂皇的理由,以双标的“高大上”人权这个筐,总能装入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二、怎么办,山前有路?

  对于众多公司列入预摘牌,政府相关部门确实在积极推进解决问题,但是涉及到国家利益,特别是信息安全,不能让步,也不会让步。

微信图片_20220506105235.jpg

  《外国公司问责法》要求中概股提交的审计底稿,包含公司最基础财务数据。对于赴美上市的物流企业来说,手上握有物流数据、用户数据,关乎我国公共信息安全,去年的滴滴上市引起的数据安全事件,就是教训。因此,《外国公司问责法》苛责的要求使得企业难以合规

  加之,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的动荡不安,通胀、俄乌冲突、高油价,使美国明里暗里不断的打压中国公司成为既定方针,从前些年中美贸易战以来就开始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