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美股是我国大部分顶尖企业上市的终极目的地,然而,最近几年美国逆全球化趋势抬头,对我国企业,特别高科技企业的打压,尤其是监管的严苛,使其吸此力正在下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不是公司的问题,而是中美之间的事情。
现阶段,中国公司想要赴美上市,不仅需要满足SEC和PCAOB的要求,同时也要满足中国的相关监管要求。SEC和PCAOB的新规,不仅影响中国公司赴美上市,还会影响中概股公司的股票增发、后续融资。
目前,华尔街头上的光环正在逐渐淡去,对于我国企业来说,不再是上市的首选地。早在去年六月以来,由于多种因素共同存在,中国公司赴美上市一度停滞,去年下半年只有4家中资企业赴美IPO。
在当前的形势下,港、中是最受物流企业青睐的选择,相比A股市场,出于盈利、境外融资需要等各方面因素的考虑,企业还是会优先考虑港股作为上市地。去年下半年以来,赴港而非赴美上市的国内公司数量就大幅攀升,港交所大有取代纽交所成为中概股首选上市地的趋势。
2022年是物流企业上市的关键一年,今年,至少将有不少于十家企业正式上市,而截止目前,仅已透露上市意向的企业就有20多个,加上涉及智慧物流的就更多。
这两年,也是智慧物流装备企业上市的高峰期,海康机器人、极智嘉Geek+、科捷智能、中邮科技、北自科技、旷视科技、欣巴科技等都计划2022年进一步推动上市进程。
港交所成为首选。人工智能,智慧物流股,商汤科技等明星独角兽都抛弃美国,选择转投港交所;货拉拉多次传出赴美上市,但最终决定在港股上市;福佑卡车去年5月14日曾拟登陆纳斯达克,随后传出转战港股消息;路歌于2021年11月12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安能物流计划筹资5亿美金赴港IPO。
据彭博社消息,极兔速递拟在美国上市,募资额超过10亿美元,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改变策略,选择港交所。
对于高科技物流公司,不仅要转变上市的方向,也要采取措施应对美国政府的制裁与打压,未雨绸缪。海康威视就开展了对美国物料的替代准备工作,截至目前,安防产业链最为核心的IPC处理器已经基本实现国产化,存储器芯片主要供应商来自日韩,模拟芯片的国产替代也在不断加强。
结语:近两年,受到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影响,物流中概股的发展之路并不好走,但中国物流企业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有特定的优势,而高科技物流装备企业,在终端产品的设计能力、推出产品的节奏、成本的控制、应用场景等方面都有不可比拟的竞争力,美股的监管趋严,只是对短期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不改长期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