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回眸2022:那些大厂和大佬们

2022-12-07 15:49

  为什么执着于做跨境电商?从国内来看,互联网流量红利正在加速见顶,海外电商正在释放巨大的潜力,这就是字节愈战愈败,还要再战的原因吧!六、马化腾的减持先京东后美团,腾讯再现清仓式减持,近日,腾讯以实物分派美团股份的方式宣派中期股息,将其所持有约9.58亿股美团股权分发给股东,本次派息后,腾讯所持有的美团股权不到2%,腾讯也不再是美团第一大股东。按照11月16日收盘价计算,总派息金额约为1554亿港元,腾讯投资美团一共花费约40亿美元,粗略计算除去成本腾讯该笔投资已获利近5倍。

微信图片_20221202111839.jpg

  早在2021年12月,腾讯控股以中期派息方式,将所持约4.6亿股京东股权发放给股东,经过派息后,腾讯对京东的持股比例由17%降至2.3%。分红不抛售,说明腾讯本身经营情况正常,并不需要通过这样的手段额外补充现金流,另一方面则是稳定回报股东,让股东获得了减持的主动权,也说明腾讯对美团和京东经营能力的持续看好。那么,马化腾减持的目的何在,一方面是收益不错,及时收手,另一方面也是激流勇退。过去十几年里,互联网巨头们通过并购、交叉持股等方式不断开疆扩土,把版图扩展到各个领域,难免有赚取垄断利润之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成为国家反垄断的主基调。2011年成立腾讯产业共赢资金,十余年间投资了大大小小上千家公司,然而,近两年退出幅度很大,从2021年末的2278亿左右,降到2022年三季度末的1463亿,同比大降36%,资本扩张步伐明显在刹车。市场要问的是,下一步将减持谁?是快手、唯品会、还是拼多多。腾讯的未来策略已经明确,那就是一面减持所投公司,一面回购自家股份,有意识地做调整,向产业互联网、实体经济转身,因此,在反垄断背景下,互联网巨头的形象正被重构。七、黄光裕的滑铁卢过去几年,不少互联网大佬选择了隐退,或者是不得已而为之,或者是在功成名就后的光荣退休,或者是隐而不退,躲成幕后规划着战略,但对于联网来说,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热闹。

微信图片_20221202112616.jpg

  然而,错过十年的黄光裕却披挂上阵了,高调回归,2021年2月,国美创始人黄光裕,重新执掌国美之时,对外宣布,“要在18个月内恢复原有市场地位”。黄光裕,是那个年代从草莽爬至巨富的代表人物,本身就是无形资产,他的回归,让国美零售股价一度俩月暴涨180%。复兴国美,黄光裕不知疲倦,国美鼎盛时,黄光裕每天工作15小时,现在,53岁他,依然工作到凌晨2点-4点。试图演绎东山再起的故事,并不容易,商场如战场,是残酷的,这注定是国美的多事之秋,从去年到今天,一年多时光,回归的黄光裕虽然信心满满,也难写国美的辉煌,而且陷入了危机——延发工资、关闭门店,减持股份。毫无疑问,“国美模式”曾经是成功的,然而,风云变幻的今天,百年老店需要对自我价值有着更清醒的认识、对决策有更慎重的思考。今年下半年国美业务雪崩的速度超出想象:单季度实际收入从此前130亿,快速下滑至不到30亿;供货商付款周期能力从120天至少延长到超过600天。让人担心的是,诸多迹象显示,国美内部正暴露出财务链条紧张等问题,9月27日公布的2022年中报显示,目前国美的总负债规模达到了585.67亿元,其中需在1年内偿还的银行借款和其他借款有229.02亿元。11月29日,网传国美电器因欠款被申请破产清算,法院已启动审查,自2021年底开始,黄光裕夫妇频繁地减持国美电器,迄今共减持13次,减持已超70亿股,累计套现约10亿港元,旗下的安讯物流也爆出拖欠款项。造成今天的局面,有市场调研不深入之过,还有对自己的商业天赋过于自信之过。黄光裕已经努力了,但没能力挽回已经式微的国美,这十年里,市场早已不再是他的江湖,但是要说国美陷入泥淖,还为时过早,国美还是一个品牌,回归后的黄光裕,经过十八个月的试错,收获了经验,也得到了教训。

微信图片_20221202112552.jpg

  国美的体量已不容豪赌,王者归来的商业故事并不是那么好演绎的,山河依旧,物是人非,国美,还没有到大厦将倾的地步,黄光裕要重整旗鼓,需要的是一个白衣骑士来救驾。【详细内容可参考本公众号曾发布的原创文章《国美的救赋》】八、俞敏洪的东方甄选去年7月,“双减”靴子正式落地,国内的教培行业因此迎来一次全面的洗牌,新东方也进入低谷,人们关注的是俞敏洪带领新东方,从教培行业体面退场,然而,新东方却从直播带货中走出了一条新路。

微信图片_20221205105953.jpg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