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鹏邦:在过去数年的发展历程中,餐饮企业,尤其是连锁餐饮企业自建中央厨房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企业自建中央厨房,本质上就是为了能够掌控供应链,更好地保障旗下各个连锁餐厅的运营。这样的规划和想法是好的,但实际运行下来,会发现有很多的问题没有办法解决。
比如在成本效益不划算的情况下投入了中央厨房,中央厨房的整个生产效率、生产规模、生产成本能否达到当初预期的效果?就存在很大的风险。并且国际品牌的连锁餐饮,更多是跟外部供应链合作!
另外,目前我国90%以上都还是中小型的餐企。对这部分企业而言,自建供应链的成本是很高的。
供应链本身是一个很专业的领域,包括了诸多环节。从设备选择、生产加工、研发、到集中采购……而第三方的供应链公司有专业性的优势。
所以,无论是出于成本的考虑,还是专业性的需求,都建议餐企首先还是考虑跟第三方的供应链公司来合作。
朱长良:到底该自建供应链还是选择与第三方合作,其实没有统一的答案。相对来说,规模越大,自建供应链的机会更大。餐饮企业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出于规模的考虑也需要自建供应链。
但如果你选择自建供应链,企业需要有储存设备、需要有配送中心,甚至需要建立一个仓库。这些算下来,成本会特别的高。
所以,选择与供应链企业合作实则有着明显的成本优势。而且需要中央厨房你可以找相关的企业合作,配送也可以找专门的配送企业合作。协同紧密的合作,长期的生根,最终供应链的优势会更加明显。
另外,选择规范化的供应链企业,这些优质的供应链企业也会充分考虑到餐厅的特色和定位,帮餐企定制属于自己特色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帮助餐饮企业实现小而美、有特色的餐饮业态。
马宏:我个人也更倾向于和第三方供应链企业合作,因为我觉得,餐饮业现在的食材越来越多元,经营也越来越庞杂。企业想大包大揽所有环节,把每个流程做好,其实是很难的。
而对于餐饮企业而言,更重要的是要回归自己的核心能力,要专注于自己独有的特色优势。而且大家都知道,餐企中9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如果自己去做供应链,肯定是不经济、不规范、也不能规模化的。
另外,从现有的餐饮供应链企业来看,很多企业也正开始慢慢往外走。比如蜀海供应链,该公司已经历了几轮融资,它的资本化就是走入社会化的进程。以资本为纽带,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别的企业都可以与这些供应链企业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所以,未来可能会是一个共享供应链的时代。
当然,这也对餐饮企业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即如何跟别人去协作?解决的关键在于数字化的转型。通过数字化可以实现跟别人去链接,跟别人去协同,每个企业只用做自己最擅长、最应该做而且最具特色的那一块,其他的交给合作伙伴。
樊宁:我们了解到,良之隆作为专业的食材供应商、服务商,与许多餐饮企业都有合作过。那么朱总以您的经验来看,餐企选择第三方供应商时,有哪些“坑”是比较容易踩的、需要避开的?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
朱长良:餐企在选择供应商企业时,可以通过招标完成,通过招标筛选出合作伙伴,是比较常见的做法。
但招标也有不稳定性,长期来看,餐企在选择供应伙伴时,要抱着建立起长期信任关系的意愿。当然,即便是后期大家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也还要坚持产品的核心,保证产品要过硬。供应商的产品交付不过硬的话,之前再深的合作也要归零。
再者,一定要想清楚选择供应链合作的主要目标是什么?是希望菜品越来越稳定,经营成本越来越低,还是期望毛利变高……
要围绕目标去选择相应的供应商企业,而且供应商本身也很细分。比如食材这块,会有专门做鱼的供应商,专做禽类的供应……
术业有专攻,餐企针对细分领域选择优质的供应商,筛选的成本、经营的风险会更加低,更容易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要对企业自身有清晰的认识,比如企业的研发团队有多少人?有多少人负责采购?是否有仓库?这些都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可以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去选择相对的供应商企业,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决策策略。
选择优质稳定的供应商,企业要把这个作为基本的战略,当成一把手的决策,这也是餐饮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
过程中,刚开始可能投资很大,但一旦形成了战略协同的关系,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在未来三年、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后,你的收获是源源不断的,综合下来的收益也会更高。
供应链领域的投资逻辑:要么规模大,要么具有独特性
樊宁:餐饮供应链作为2022年大热的一个赛道,那马总咱们棋盘资本这边是否有关注或投资相关的一些企业?对资方而言,如何评判一家餐饮供应商企业的发展?
马宏:供应链企业自身要注意构建自己的竞争壁垒。首当其冲,企业要朝着具有独特性资源的领域去深耕。挖掘出独有资源,然后将它做成品牌化,就可以形成自己的差异化优势。
如果在产品上无法达到稀缺性,那也可以从组合的角度出发。比如我们之前投的一个项目,他就是把二十四节气文化作为一个立意点,然后将很多食材做了一个组合,食材还是很普通的食材,但是因为进行了组合,进行了重新的包装、赋予了新的品牌文化,那这个品牌就具有了某种独占性。
社会的资源是非常丰富,也是非常分散的,有没有可能把这些社会资源整合起来,共同来维护、利用,这也是企业突围可以思考的一个方向。
总的来看,在投资人眼里,要么看中的是你规模很大,你所在的领域里你是第一。要么就是你在某一块资源具有独占性,能够独享资源的稀缺。
樊宁:马总跟我们分享了资本投资的偏好和看重的维度,那这里还想再继续深入了解一下。就是我们注意到,从2010年至今,餐饮业大概经历了三波投资的热潮,到2022年餐饮业的投资其实是有所降温的。
马总您觉得这释放出了怎样的信号?这会是一个阶段性的波动,还是说积累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未来可能还会有哪些发展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