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道扩容、上市提速,餐饮供应链的机会点在哪里?

2023-01-09 14:34

  马宏:我个人觉得,实际上整个餐饮领域的投资逻辑并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化,只

  是去年出现了一个大的波动,把各项指标拉上去了,所以才让人觉得2022年就降温明显。

  去年为什么会出现大的波动?大家当时的判断就是认为,疫情很快会结束,会出现消费热潮,餐饮业会有报复性的崛起,再加上产业供应链的变化,应该会有一波热潮,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判断。

  但是我们低估了疫情,没想到疫情会持续这么久。如今,疫情真正宣告结束,未来餐饮消费回暖,餐饮领域逐渐复苏,会是必然的趋势,但是投资人也会愈加冷静,会在做决策前反复地思考。

  另外,基于目前行业的现状,我们也预测未来餐饮业会朝着一些方向不断深入发展。

  比如说我们今天提到的餐饮供应链,现在准备上市的餐饮供应链相关企业已经有近十家了,这在过去是很难想像的;

  再比如餐饮企业的连锁化发展,中国餐饮连锁率目前只有15%,而整个美国、日本都达到了50%,所以中国餐饮的连锁率未来必然还会大大提升。

  还有消费端,消费者对生活品质、健康的需求会大大提升,消费者会期待在家就能享有全球各类顶尖食材,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多样化的需求,所以自然会出现更多像良之隆这样的企业,他们将各种各样丰富的、好的食材输送到了全国各地,打破了地域的限制。

  餐饮业的变化是必然存在的,面对未来可能的变化和趋势时,一定要顺势而为。

  供应链企业未来的发展,要稳定、安全和创新

  樊宁:接下来我们要讨论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预制菜。周总,从您的角度来看,在预制菜领域,供应链发挥着怎样的作用?预制菜供应链企业这块目前还处于怎样的发展水平?

  周鹏邦:实际上,预制菜是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真正火起来的。到了2022年,预制菜基本上已成为所有人眼中的香饽饽。

  这背后,疫情是主要的推动因素,但也离不开各级政府(农业与商务部门等),以及不同领域企业的推动。包括上市公司、食品生产企业、调味品企业、设备企业纷纷加入到这个赛道,从而不断推热预制菜的发展。

  另外,从餐饮企业端来看,传统的餐饮基本就是堂食+外卖。经历了一场疫情,让餐饮业也意识到,餐饮零售化方面发展的重要性,而预制菜正好是打开餐饮零售端的有利产品。未来预制菜方面还有很多机会存在。

  而预制菜的发展,也对供应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需求。

  尤其是预制菜更偏向于食品生产加工型的做法,而食品生产加工,需要有一定的生产设备投入,有厂房的投入,还要有工人的投入等。

  另外,预制菜产品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多样,要满足消费者愈加多样化的需求,预制菜产品的开发速度需要跟得上,而传统的供应链是没有办法解决这方面难题的。

  我个人觉得,因为不同于欧美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目前预制菜在中国的发展,比较真实的状态是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这个市场才刚刚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参与者。

  餐饮企业如何结合原来的餐饮菜品跟品牌优势,利用外部优质的供应链去满足预制菜的生产需求,是餐饮企业未来的发力点。

  樊宁:刚刚周总也讲到了预制菜领域供应链的重要性。那我们也看到,良之隆已经有在预制菜方面涉足,作为亲历者,朱总您认为,目前预制菜供应链方面主要还有哪些难题?或者说未来还有哪些可以提升的方向?

  朱长良:总的来看,预制菜供应链企业方面,目前大家水平参差不齐,最为明显需要改进的则是在源头食材端。

  因为预制菜基本都是冷冻食品,所以如果没有源头食材端的资源,那加工过程中就要面临二次解冻再加工,这样会大大有损食材的口感。鱼、虾以及其它一些禽类都是这样,要保证以鲜品来加工。所以具备养殖/种植源头资源非常关键。

  另外,还要注意构建深度合作关系。预制菜产业非常庞大,整个产业链涵盖了厨师、食材供应商、食品加工企业、餐饮企业、零售渠道、电商与线上平台等多方群体。

  各个群体之间是可以深度合作的,把握好合作关系,深度链接,深入下去,最后协同发展,才能推动整个预制菜行业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樊宁:接下来,我们也想听听马老师您对预制菜的看法。我们也注意到,资本近两年对预制菜的关注度也颇高,所以在马总您看来,预制菜是怎样的一个产业?

  马宏:我觉得很多人之所以对预制菜有误读,是因为他对预制菜没有真正的理解。虽然预制菜还存在很多乱象、很多问题,但预制菜本身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什么是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其实就是一个时代的划分。

  餐饮业发展至今,很多还是传统的手工制作,但预制菜的出现,带来了菜品工业化的变革。我前面也提到,菜品产品化会是一个必然发展趋势,而预制菜的出现也很好地佐证了这一点。

  事实上,餐饮业只有实现了工业化,才能标准化,继而又能量化、规模化。

  我们之所以抵触预制菜,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反对,主要是为了保护小企业、保护手工业。但其实很多农产品原料,它有属地的独占性、资源的独有性,但却并没有被发掘出来,这就是因为它没有进入工业化的市场,没有进入工业化的渠道。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反而是对小微企业、农户资源的一种浪费。

  不可否认,预制菜确实有一些发展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我们去批评它,是为了让预制菜发展地更好,而不是说一味的去指责。

  包括很多专家在给建议的时候,也多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但现实是,中国不是每一个家庭都有能力去请一个专职的保姆,每餐都有人手工做好一日三餐。

  比如大多数的白领,回家还是要面对一个宇宙难题,即今天到底吃什么?怎么做?那现在有人提供了料理产品这样一个方案,成本尚可,还能给到消费者80分左右的体验,对很多消费者而言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樊宁:最后也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大家,对于预制菜企业、以及预制菜供应链端未来的发展,大家是否有一些好的建议,在这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