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各种红利和优势,中国的互联网大厂们,到了关注发展带来的公司治理结构性问题的时候了。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有的企业忙着并购,有的企业忙着裁员,有的企业忙着内部调整……其中,物流企业却在践行ESG中公司治理维度。过去的一年,物流行业已有多个头部企业因发展战略需要,进行了最高管理层人员调整...创始人或公司一把手退居幕后,有的又从幕后走上前台,近日,安能物流宣布,因工作重新分配,王拥军辞任董事会主席;京东的刘强东,似乎又走到了前台。每家公司都会有一个灵魂人物,大部分时候跟创始人的身份重合,这个人的为人和处事风格,决定了这家公司的性格,公司重要人员的调整,或多或少影响着公司的走向。2022年底一次管理层会议上,身处中国香港的刘强东罕见地接入视频,痛批高管们偏离业务核心,随之,一轮过去两年来规模最大的人事变动随之进行,一些高管被点名批评,一些高管退休,也有人得到晋升。过去十年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是一个世界奇迹,但是这个奇迹能否持久,能否创造更多的奇迹,需要物流人好好思考公司的治理,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过去一年,物流企业都面临宏观环境的挑战,1月17日,2023年全国邮政管理工作会议上传来消息,2022快递业务量增速首次落后GDP增速,物流企业各自的境遇有所不同,但都要在不断调整中适应新的环境。物流市场集中度趋高、竞争激烈,从规模竞争进入到高质量发展、全面洗牌的新阶段,需要围绕如何做大做强展开,对企业提供综合物流解决方案的能力要求进一步提升。物流已经深度融入了各行各业的产业链中,成为贯穿产业上下的基础设施,整体迈向存量博弈,共同寻找新增量之时,其核心逻辑就是顺应时代变化,服务不同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未来的世界必然是扁平和直链的,这也是物流企业新的使命和挑战,物流企业正广泛渗透入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企业如人,把虚做实,实战是检验能力的唯一标准。物流企业要实现更有价值的东西,必须思考新型组织架构,并将有限的资源投入最关键领域,重塑核心竞争力。评判一个物流业务不能只看收入,更要看利润和投入产出比,短期亏损是行的,但是长期是不行的。物流企业需要从长期维度思考业务的发展方向和模式,频繁上架的新业务意味着物流公司的多元尝试,也意味着战略方向上的不清晰,在存量竞争时代,资源变得更为宝贵,分散和消耗导致的问题凸显。2022年,物流企业普遍面临业绩增长压力,从中长期看,物流行业仍然是朝阳行业,2023年是开启全新发展周期的一年,物流企业在公司治理(G)维度,主要考虑公司组织架构、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关系、是否存在腐败与财务欺诈、信息披露透明度及商业道德等方面。将ESG议题与企业经营活动紧密结合,在为企业和生态伙伴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扩大社会价值的贡献。 过去,外界对一家公司的评价主要看财务状况、盈利水平和行业发展前景,现在要加上ESG,认识和理解一个物流公司,需要看两个报告:一份是财报,一份是ESG报告,
结论:长期以来,全球学界和业界对ESG的相关议题都有诸多争议和质疑,有的企业认为,ESG属于公司的品牌活动和“面子工程”,或者将其视为政府监管部门的要求,不得已而为之。今天,物流企业要高质量践行ESG理念,很好地实践ESG,才能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解决新时代下物流企业发展的途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