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服务体系相对滞后,港口EDI各个环节缺乏高效衔接,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实现困难。
竞争日益加剧,腹地开拓能力不强。宁波港口物流面临的竞争对象众多,既有长三角港口群其他港口,又有环渤海港口群、珠三角港口群,还有国际物流公司和航运企业物流及其他行业的物流。尤其是上海港,将借助杭州湾大桥拥有更强的集装箱货物集聚能力。宁波港的箱源集中在江、浙、沪两省一市,来自于国内支线和内陆城市的集装箱货物很少,腹地半径亟须扩大。
物流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产业价值链不长。宁波的港口物流企业呈现“小、少、弱、散”的局面,缺少上规模、上档次的标杆性物流龙头企业。大多数物流企业业务单一,忽视增值服务开发;员工素质偏低,技术要素缺乏;物流设备投资以自购为主,规模较小;运营效率低,服务水平差、范围窄、差异性小,因此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成本居高不下,竞争力较弱。港口物流增值链较短,港口物流产业增值服务比较薄弱,缺乏价值链增值效应,综合效益不高,发展后劲不足。
港口联盟化程度不高,竞争合力仍需加强。宁波港与上海港之间虽有合作,但是由于腹地重合度高、箱源同质性高,竞争不可避免;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尚待深化;与省内其他港口之间由于合作成本、合作层次、口岸管理体制等因素,还难以实现货畅其流。
物流人才严重短缺。物流专业人才既是国家的紧缺人才之一,更是宁波的紧缺人才。在甬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间存在较大差距;港口及航运培训业不够发达,高层次、综合性的港口、物流培训体系尚未建立。
关于进一步加快宁波港口物流业发展的建议 根据宁波港口物流发展的现实基础、制约因素和发展环境,按照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总体战略,借鉴国际上有代表性的港口城市物流业发展的基本经验,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加强对港口物流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港口物流业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跨国界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相关的组织领导体系与工作机制。首先,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力量,完善议事机制,强化对港口物流发展中重大问题的统筹协调。其次,以国家大部委机构改革为契机,整合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职能,在条件成熟时组建物流业管理实体,实现“以大部门推动大物流,以大物流促进经济大发展”。
强化规划对港口物流业发展的战略指导。港口物流业是一个新的行业、新的领域,编制好港口物流业发展的相关规划,完善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的引导、控制作用,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要抓紧编制《宁波港口物流业发展规划》,明确全市港口物流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领域及政策措施。同时可以考虑制定专项行动计划予以配套:制定港口物流多式联运行动计划,重点突出海铁联运和海空联动、重点推进杭州湾铁路、甬金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制定港口物流节点体系建设行动计划,重点发展物流园区和无水港,重点推进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和北仑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物流枢纽建设;制定港口物流软环境建设行动计划,优化发展环境;制定港口物流市场主体培育行动计划,重点扶持龙头企业。
扎实推进港口综合物流联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港网体系建设,提升港口集约化、集聚化发展水平。要大力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加快资源优化整合,加快推进北仑、梅山、金塘等地的集装箱码头建设和大榭第2个25万吨级原油泊位建设,加快建成北仑国际深水枢纽港和国际集装箱远洋干线港;努力建成设施完善、机制灵活、运作高效、服务优良的区域性航空枢纽港和空海联动、客货并举的现代化国际干线港,加快推进海空联动发展;建设综合物流信息港,促进物流信息共享。
增强港口物流的综合服务与揽货能力建设。要积极推进以港口为龙头的集疏运网络体系建设,构建国际航线、内支线、城市环线、省内网线和省外专线等组成的综合交通体系,全面完善宁波多通路的对外运输通道主骨架,促进多式联运发展,向长江流域各省及中西部地区间接经济腹地推进,完善揽货体系建设,全方位吸引海向和陆向经济腹地国际集装箱货源。加快推进宁波国际集装箱中心站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争取杭州湾跨海铁路、甬金铁路等项目,完善海铁联运体系,更好地为中长距离腹地区域经济服务;重点推进“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建设,努力实现以市区为中心的“213”高速交通圈,力争“十一五”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00公里;积极推进杭甬运河项目改造提升,完善内河水运体系,并积极推进管道等多方式的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建设和完善贯通综合节点体系,顺畅衔接海、空、公、铁、河、管多种运输方式及国内国际物流枢纽,实现货物无缝衔接。优化物流园区布局,推进建设“一主六副”物流园区,提升现代物流业的集聚化、集群化发展水平;重点推进国际贸易展览中心、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努力打造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统筹谋划“无水港”布局,完善航运市场揽货体系。
以保税物流带动和促进港口物流。保税经济区是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提升对外开放层次的重要载体。要全力推进其与港口、物流产业互动发展。首先要高起点开发建设梅山保税港区。要紧紧围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目标,节约土地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高端港口国际物流业务,提高宁波市港口物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其次要充分发挥现有保税经济区的物流功能。增强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慈溪出口加工区等保税经济区与区外的物流互动功能,强化保税经济区综合物流功能的带动效应。第三是积极申报国际物流中心的保税功能。结合空港物流中心、宁海物流中心的开发建设,适时申请保税物流中心 (B型)功能,完善综合物流服务功能。
为港口物流业发展提供有效平台。建立港口战略联盟,实现港口之间的合作共赢,有利于转变浙江港口发展方式,提高整体竞争力,打造港航强省。充分发挥宁波港的龙头和主导作用。以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发舟山的深水岸线资源,加大与省内相关港口的合资和合作,对联盟合作港口和无水港在港口管理、业务、技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