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发展宁波港口物流业?
2008-05-30 10:52
服务品牌等方面给予培训和帮助。这就要深化与温州港投资合作;推进与台州港业务合作;提升与舟山港企业参股合作水平;拓展与嘉兴港的企业合作联盟。争取省政府和省有关部门的协调和支持。牵头制定浙江省港口联盟发展规划;牵头制定口岸开放规划;牵头深化建设浙江大通关,推进全省通关一体化。
培育港口物流主体,为港口物流业良性发展提供强大动力。随着港口物流业务需求的迅猛增长,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物流市场主体已时不我待。
首先要积极培育本土的大型龙头物流企业。以宁波港国际集装箱综合发展总公司为基础,适时组建宁波港物流公司,做大、做强、做优物流业;大力培育海铁联运的物流组织体系,尽快组建并实质性运作中铁集运宁波分公司,鼓励已建成的无水港开展海铁联运试点,并研究与异地分支机构的合作、新设和“无水港”布点;引导集卡等同类型企业加快整合步伐,组建规模化、专业化的骨干集团,提升行业竞争力;鼓励大型的工商企业对物流业务进行剥离,组建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同时要引进国际第三方物流企业,带动宁波物流企业成长。要继续加强与国内外物流企业合作,吸引知名物流企业、物流设施投资商和运营商落户宁波。
而且要鼓励不同形式的企业联盟。包括物流服务供应商与客户企业的纵向协作和港口之间在资本渗透、码头经营、内支线经营等方面的横向协作。
此外要推进物流企业的转型提升及强化企业的培育规划及监管工作。可以引导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也可以鼓励有实力的航运企业发展多式联运及配送物流服务。做好行业门槛设置和企业专业水准的鉴定工作,集中资源和优势重点发展龙头企业,以点带面,促进行业发展。
重视港口物流软环境体系建设,为港口物流良性发展提供机制保障。推进港口物流软环境建设,可以吸附、集聚各类生产要素,促进港口物流业的发展。首先要组建市现代物流联合会。在现有的市物流协会、交通运输协会、货代协会的基础上,组建市现代物流联合会,加强行业协调和行业自律。还需要组建港口物流研究院。按照“发挥优势,重点突破”原则,尽早组建市港口物流研究院,邀请市内外、省内外知名物流专家、学者开展研究工作,为宁波市港口物流长远发展提供软支撑。信息化是实现港口物流发展现代化的 “重中之重”。进一步完善宁波电子口岸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建成区域性大通关、大物流、大外贸的统一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多种需求的即时反应或查询的动态服务;要积极推进网上运输物流市场建设,与宁波电子口岸共同承担起宁波现代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整体功能,提升现代物流及港口物流的整体发展水平;要加快信息化联网,建设 “数字化港口物流”。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要创新土地政策,提升土地利用的效率和集约化水平,对现有物流用地进行整合、提升。二是要完善财政政策,继续安排港口物流或现代物流发展引导资金,加大对港口物流龙头企业、重点项目、新型业态等各个层面的扶持,培育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三是要优化金融环境,鼓励金融、保险、信用担保等机构加大对物流产业的支持,推动东部新城金融服务中心建设,融合优势金融资源,形成规模效应;鼓励物流企业与金融业融合、互动,提升资本运作水平。四是要研究税费减免政策,结合物流市场竞争与拓展需求,抓住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的机遇,在过路、过桥等费用上给予适当减免。五是要运用法律手段规范调整市场行为,完善综合治理制度。强化人才培育工作。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物流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培养和造就一批港口物流研究人才、管理人才和操作人员。
加快建立港口物流标准化体系。随着物流从传统的运输业务向国际多式联运发展,物流的标准化已成为现代物流业的生命线工程。一是参照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结合宁波实际,制定宁波港口物流作业和服务的标准;二是贯彻国家现有标准,加快推进港口物流业的评估、评定、评鉴工作;三是可建立宁波市物流产业发展评估模型,及时发现偏差与问题,保障物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