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篮”稳产保供 “大民生”安定保稳

来源:​时政频道 | 2020-03-09 12:26

  2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就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提出八点要求。本网将围绕这八点要求邀请多位权威专家进行系列解读,助您更深入理解总书记的战“疫”方略。今天推出的第七篇解读,围绕“切实保障基本民生”详解战“疫”如何“精准”出招,确保基本民生不断档。

  ★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疫情直接影响居民收入,再叠加物价上涨因素,部分群众基本生活面临的困难可能增多。2月23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切实保障基本民生,并就生活必需品保障、补贴、困难家庭和特殊群体照顾、救治和用药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保供应、稳物价 织密民生保障“兜底网”

  “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更要关注保障基本民生。”针对习近平提出的“切实保障基本民生”的要求,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督学组督学、教授洪向华认为,衣食住行为民生之本,是老百姓关注的头等大事。纾民困、解民忧,盯紧老百姓最关心的事,也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保供应、稳物价,越要织密民生保障“兜底网”。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西河庄乡河西堡村的大棚里,农民正在管理、收获蔬菜,以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胡高雷/人民图片

  1月2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过视频会形式启动“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系列行动,推动物美集团、阿里巴巴、首农集团、中粮集团等多家企业主动向社会作出承诺,在疫情防控期间保障重要民生商品价格不涨、质量不降、供应不断。截至目前,有7000多家企业参与行动,其中近一半都是规模以上的龙头食品企业,这些企业在“三保”行动中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

  保障产品市场供应与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持疫情期间基本民生服务不断档,鼓励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业有序恢复营业。”当下,以江苏、河南为代表的多地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复工复产率超六成;全国大部分煤炭、炼油企业已经基本复工复产;电力、油气开采企业都保持连续生产作业。

  农民“卖菜难”,市民“买菜难”,怎么办?民生的“痛点”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施策的“靶点”:“要落实“米袋子”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主副食品供应。要密切关注疫情对市场供求的影响,做好居民生活必需品保供调度,防止物价过快上涨。”

  为破解农产品供销难题,商务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多次发文,要求做好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各地政府纷纷建立疫期应时农产品产销对接机制,积极开拓销售渠道,推动政企合作,打造“互联网+蔬菜基地+社区店”的创新模式,实现农产品销售融合发展。

  为打通生活物资运输梗阻,多部门多地建立健全重要物资供应绿色通道,保障重要生活物资的运输。如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全力保障农产品等物资运输“绿色通道”便捷通畅,确保物资出得了村、上得了路、进得了城、上得了桌。

  为维护疫情期间市场价格秩序,农业农村部启动了“菜篮子”产品价格日报制度;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加大巡查,严格落实明码标价制度,严打散布涨价谣言、囤货居奇、哄抬物价、牟取暴利等违法行为,确保市民买到“放心菜”。

疫情期间,青岛市崂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一家超市蔬菜价格进行调查。(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摄)

  “从全国来看,各类生活必需品市场供给充足,农产品销路顺畅,商品物价有涨有跌,市场运营基本平稳。”西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曹潇分析认为,疫情会对产品的供应及价格产生阶段性影响,但不会出现大面积缺货及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近一段时间,各地区各部门采取一系列保供稳价措施,高度重视“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等商品供应,积极畅通物流通道,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这些政策举措对平抑物价,保障产品供销起到重要作用。

  不让一人“掉队” 为困难群体构筑防护墙

  人饥己饥,人溺己溺。越是处于疫情防控特殊时期,越要把困难群众生活冷暖挂在心头,确保他们吃穿等基本生活有保障和防疫措施落实到位,避免让他们成为“孤岛”。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强化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提高价格临时补贴标准。对患者特别是有亲人罹难的家庭要重点照顾,安排好基本生活。对因疫情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困难儿童、重病重残人员等群体,要加强走访探视和必要帮助,防止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

  “疫情期间的隔离给普通群众带来的只是生活不方便、行动不自由,而对于困难群体而言则可能面临生存危机。在这种情形下,更需要有更加全面的保障措施。”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强调,要切实保障低收入困难群体和因疫情被隔离在外地不能回家的流动人口的基本生活,为城乡一老一幼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或社区服务,同时需要统筹规划抗击疫情期间全面发挥社会保障制度,以维系和促进整个经济社会恢复正常发展的积极功能。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和举措,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及时为受疫情影响的弱势群体送上温暖。

  民政部日前召开全国民政“一老一小”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要求各地民政部门对因疫情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目前无法返院的老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社会散居孤儿、困境儿童等特殊服务对象进行摸底,开展有针对性的走访探视和必要帮助。

  湖北、浙江、江苏等多地发改部门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向符合条件的生活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其中,武汉市在做好本地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的同时,为疫情期间滞留武汉外地人员提供服务保障,特别是对有求助需求、生活无着落人员,做好托底保障。

  北京、上海、新疆等多地党员干部走进家家户户,提供“管家式”服务。不仅为困难群众定期免费发放米面油、蔬菜等生活物资,还定期主动上门走访,开展疫情防控排查工作,解决困难户防疫、生活、买药、就医等问题。

  “特殊时期应该为对弱势群体提供多层次、精准精细救助。要对困难群众进行摸底排查,确保救助一户不落、一人不漏,对因疫情返贫新致贫的群众要即时帮扶。”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罗来军建议,国家和社会在开展民生保障工作时应更细致。对受疫情冲击严重、生活困难较大的百姓,可以提供一定的生活补贴;对于生活资金紧张的企业职工以及其他从业人员,可以鼓励提前发放工资;地方政府可以开通民生求助热线或网络热线,及时聆听民声并提供帮助。

  精准分区分级 保障人民日常医疗服务

  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群众的就医需求该如何满足?非新冠肺炎重病患者的生命通道怎么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做好其他疾病患者医疗救治工作,做到急重症患者救治有保障、慢性病患者用药有供应、一般患者就医有渠道。”

  疫情期间,北京协和医院正式启用“全日线下门诊、各科专业性热线电话咨询、互联网线上咨询”三位一体门诊服务模式,满足患者就医需求。

  “对于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要根据各地疫情形势不同,要分类管理、精准施策。不能只顾全力应对新冠肺炎,而忽略了其他群众的就医需求。”洪向华建议,疫情较轻地区,工作重心仍是全力做好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同时要特别关注儿童、老年、妇女等重点人群,以及肿瘤、尿毒症等重点患者的医疗需求。疫情较轻地区,在继续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要做好日常的医疗服务工作,线上引导患者错峰就诊,尽量减少人群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为缓解疫情期间的其他疾病患者的治病难问题,国家卫健委日前印发通知,要求各地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管理要求,指导医疗机构恢复和保障正常的医疗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低风险地区要全面向人民群众提供日常医疗服务。中风险地区要尽快有序提供正常医疗服务。高风险地区在重点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要加强重点患者的医疗服务保障,满足患者基本的、必须的就医需求。

  “保障日常医疗服务是科学防疫的应有之义。目前,全国各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不少地区连续数日零新增。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应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医疗服务,两手抓、两不误。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各地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通‘云诊室’、‘微病案’,为患者提供便捷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郑功成认为,这次疫情是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一次大考,总体是合格的,但也暴露出了些许短板弱项。他建议,进一步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加快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障制度,真正实现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医疗服务、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有机结合、良性互动,切实解除人民群众在重大疫情中的后顾之忧。

  民生保障有“力度”,百姓生活有“温度”。“疫”情大考下,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举措,直击民生痛点难点,从细微处做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每一个细节背后,流淌的都是浓浓的为民情怀。病魔无情人有情,在这场疫情面前,全国各地的医疗力量团结一致冲锋“疫”线。在后方,一揽子惠民生保供应举措政策及时出台,实实在在地兜起了人民福祉。随着民生保障工作持续推进和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我们正蹄疾步稳迈进“春天里”。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