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美国医药物流 推动中国医药流通转型

来源:现代物流杂志社 | 2015-07-22 10:23

  美国是当前医药市场规模最大、物流水平最高的国家,其医药流通费用率为3%,销售利润率为2.4%,而中国医药业平均流通费用率为12.56%,销售利润率为0.6%。在美国,药品隔天配送的响应率高达95%,准确率达到99%,每个订单条目的配送成本仅有0.3美分。作为美国最大公司之一的强生公司在新泽西州建有3个自动化立体仓库,负责149亿美元药品的订单处理和药品配送,员工仅有160人,配送成本仅占药品销售收入的0.5%。这样的反差,显示出中国医药流通业在效率、技术等方面与美国存在着巨大差距。那么,我们能从美国市场中取得哪些“西经”?


  医药流通要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发达国家的医药物流业具有典型的产业垄断化、企业寡头化和经营规模化特点,其中美国的医药物流市场集中度尤其高,大型的医药批发企业约100家,而排名前三的大型药品批发企业,其总销售额占到全美总销售额的95%;药品零售市场则由RiteAid、Walgreen和CVS三家公司垄断,市场份额占60%以上。而医药整体市场规模比美国小得多的中国,有医药物流企业1.3万多家,其中80%以上是中小规模企业,排名前几位的大型医药物流企业市场份额不足30%。

  从美国的经验来看,医药流通集约化发展是有必要的。集约化代表着规模化,企业能够通过规模优势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效率。除此之外,医药流通集约化还有利于减少渠道成本和加强渠道监管,使市场更加规范化。而综合来看,中国医药物流市场还处于“散、乱”的形态,混乱的市场分销渠道、相对封闭的市场沟通等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制约行业发展的顽疾。从这方面来看,中国政府和医药行业应积极推进药流企业重组,实现优胜劣汰,实现规模化经营,通过对物流功能和要素的有效整合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重点提高自动化、信息化技术水平

  医药物流软硬件设施和技术的应用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关键因素,而这一方面正好是中美医药物流水平差距的重要表现之一。美国药品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相当成熟,药品制造商在药品出库时就会在冷藏箱中放置带有温度传感器的RFID标签,把货物信息包括药品温度实时地储存在RFID芯片中。同时,每台运输车安装GPS无线传输系统终端。冷藏车辆运输全程中,车厢内的RFID温度标签将车厢内温度的变化数据信息,定时或实时通过GPS网络传送到企业的冷链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一旦运输存储途中温度出现异常,企业终端的信息系统就会自动报警。货物到达后,由手持终端批量读取货物及温度信息,降低人工成本及出错率。同时,美国药企还大量使用电子交换技术(EDI),以电子数据输入代替人工数据录入和交换。美国医药市场几乎所有企业均愿意和支持使用EDI进行作业,将订货周期、产品供应、分销和分布等信息通过EDI共享,共同形成结构化的报文数据或事务处理格式,最终消除信息处理的延迟。除此之外,美国药企各类信息系统也很完善,包括管理信息系统(MIS)、企业资源规划(ERP)、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运输管理系统(TMS)等。在仓储上,自动化立体库系统(AS/RS)的应用也相当普及。

  信息化、自动化的物流软硬件设施和技术是完成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统一的重要手段和平台,能大大提高药企订货、进货、库存、出货、配送等物流活动的效率,降低成本。然而,由于成本高昂,以上各类技术及信息系统、自动化系统在中国药品物流领域的普及率还较低,技术水平也相对不足,这将是未来中国医药物流行业应重点加强的一个领域。

  积极推动物流市场化,发展第三方物流

  美国药品冷链物流的市场化程度很高,几乎所有的药品冷链物流业务都外包给一些有实力的冷链物流公司,这使得市场更加专业化,同时也节省了流通成本,促进了药品的流通保值与安全。而中国药品冷链物流大部分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较少有第三方物流参与,药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自营冷链物流仍是目前最主要的市场行为模式。据调查,商业企业物流执行主体11%为供货方,62% 为企业自己,第三方物流占27%。而在药品冷链物流方面,第三方物流企业就更少了。这也是中国医药物流费用占比居高不下的关键原因之一。

  从美国的经验来看,中国医药物流行业应积极推动物流市场化,发展第三方物流业务。借助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可以减少药品在流通过程中所经历的不必要环节,并可以通过专业化的物流运作和集中采购来实现规模化经济,从而降低医药物流的费用 。

  当前,医药物流是中国物流业的重点发展领域,无论是新医改及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进还是新版GSP,都强调了现代医药物流的重要性,因此,加速现代物流发展、提高药品流通效率成为中国医药流通行业转型的核心。如何提升管理水平及效率,推动自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医药流通企业最关注的问题。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医药物流水平领先全球,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完全可以借鉴相关经验,完成转型的历史进程。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