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流的本质在于降本提效,物流科技辅助物流服务实现升级
物流的定义,是指物体从供应者流向需求者的物理流动,由一系列经济价值和时间价值组成的创造性活动,并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优化组合的过程。
• 自移动互联网的红利在国内以电子商务为代表涉及商品流通的行业蔓延开后,物流服务的形式出现了升级,内容发生了改变。
尽管本质上还是物品在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的流通,但其中的核心精简为四个字:降本提效。
• 而物流科技技术在物流的各要素之间充当着“升级者”的角色,通过包含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化硬件设备等在内的新兴技术帮助企业协同资源、优化效率、联通信息,实现物流行业的降本提效。
消费端商业模式改变,大件快递、大票零担成行业趋势
新物流体系下,物流分为快递、零担物流、整车物流,以及落地配四类细分行业。落地配相较于前三类,更专注于服务的精细化和专业化,且落地配最开始是基于为电子商务配送代收货款业务发展而来的。
最核心的一点,落地配的服务收入相比较于快递的“取件”,是以“送件”服务收取费用的。• 随着电商商业模式的落地场景化以及智慧零售对“人货场”结构的重塑,不论电商型物流还是末端的快递配送,都在向落地配服务以及仓配一体化倾斜。
电商自建仓配网络主导行业更迭速度,京东仓库属稀缺资产
仓配一体化模式从成本上分析优于“自营仓储+第三方配送”的模式,是未来电商物流的大趋势。电商物流本质也是物流,企业未来竞争力在于运营效率。• 菜鸟和苏宁/京东是仓配一体化的两种不同模式。菜鸟通过打散分配体系内物流企业订单降低整体成本,而苏宁/京东属于内部资源协同及流程化。• 目前我国高端仓面积占比不到5%,苏宁、京东的仓库布局均属于稀缺资产。
人口红利二次爆发,电商型订单量加速仓储裂变、优化配送效率
在经历以天猫、苏宁和京东的“双11”、“818”和“618”等各类购物节后,个性化的消费者经历了裂变后的各类电商形态快速教育,电商在主流城市的竞争红利已经逐渐靠近天花板。
• 尽管电商件订单的数量持续上涨,但彼时仓储与配送的网络已经逐渐在已有的形式上难有上升空间。而拼多多的社交裂变,智慧零售业态下的新物种盒马鲜生、苏宁小店的出现等,使得下沉市场的订单数量直线激增,生鲜果蔬类SKU所满足的用户生活场景也逐渐变得丰富起来,仓储的形态也不再局限于城市周边的传统大型仓库,末端用户对时间、增值服务、取件便利性的配送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 对于电商物流来说,结合自身资源快速进行仓储效率及分拣效率的提升是第二次流量红利下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末端的配送服务则是基于消费场景的变化而衍化的多层次需求。以盒马鲜生为例,线下门店对于食材和产品的时效性需求催生了前置仓和冷链仓库的形式,进而由这样的前置仓A类SKU辐射社区,带动了一部分消费者的即时性需求。
• 电商物流与专业快递的主要交叉客户是有仓配需求的电商卖家。对于快递公司来说,电商件订单的二次爆发正好提升了这部分交叉的客户订单量,这类服务也正是以三通一达、顺丰、百世为代表的快递公司在追求降低单票成本后扩大规模的目标,外加菜鸟网络以大数据为基础建立的分布式仓配体系,需求也持续激增。
“人货场”的智慧零售开创新需求,货单量提速催生新形态物流
需求与供给,是消费行业的两个本质性原力。电商形态不断裂变后吸引的用户需求和配送类服务供给的高效服务,同时推动着物流服务向更高层次的仓储类型丰富和配送效率更加优化的方向发展。
• 需求端推动物流业向高效转型的核心点,在于零售要素“人货场”转型后,零售模式的更新和落地场景的丰富化。对消费者来说,随着社交拼团等新型电商模式的出现,价格不再成为电商用户的敏感性消费因素,同一层次的模式如拼团,会有诸如拼多多、苏宁拼购、京东拼购等多类电商参与分割用户流量。用户此时基于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会更专注在新场景的投入消费,如盒马鲜生、苏宁小店等新业态、新场景对物流仓配有了新型需求。
供给端货物单量的提高催生出更多元的快递时效服务和末端配送服务。根据申万宏源的预测,2018-2020年快递业务量复合增速达到22.3%,基于2018年507.1亿件的快递行业总体单件量,预计2019年随着21.7%的同比增长将超过610亿件业务量。
物流科技成熟度存在差异,部分技术提升效率高,投入周期长
物流科技的底层技术应用于仓配一体化企业和其他落地物流场景的代表公司。且不同技术的成熟度影响着各自环节的优化效率。就现有环节看,运输分拣设备和配送端的智能设备已经实现了商业化,机器人仓及自动化已有零售巨头实现了商用投入使用,但依然有包括自动驾驶货运在运输等环节中需要3年~8年的成熟落地时间。
• 物流科技的核心底层技术包含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三部分,具体有利用底层技术解决百万SKU调度的智能测算,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和图像识别应用于仓内的AGV机器人等技术和解决方案。通过物流科技优化仓运配环节中的繁琐流程和杂乱步骤,系统化调配使货物原子化,完成链条中的快速运行。
2018年快递业务单量达507.1亿件,电商件占比提升10个点以上
网络购物复合增速在2014-2018年期间高达24.6%,而网购渗透率(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达到24%,同期美国为7%左右。这主要是受到国内供应链复杂的结构以及区域分割的流通体制所影响,新型电商平台的崛起和线下场景的丰富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网购市场的广度,如拼多多有近65%的用户分布在三线及以下城市,以2018Q3为节点,前12个月GMV合计为3,448亿元,同比增长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