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新能源汽车用户往往处于“苦中作乐”的状态。
乐的是,新势力车企的推动下,智能、新鲜、好玩的功能层出不求,“常用常新”给这些用户和传统汽车完全不同的体验;但创新的同时,较差的品控和质量,让相当一部分新能源汽车用户苦不堪言。
“买新能源汽车,我就已经做好了质量差的准备了。”一位新势力车企产品的用户这样告诉我。于这些准备用真金白银为车企站台的用户眼中,丰田的全方位电动化战略,让创新和可靠,再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
当新能源跨过“疾风骤雨”之后
疾风骤雨之后,新能源汽车市场更需要的是润物细无声。
乘联会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仅为4.9%,短短三年之内,到2022年前11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达到27.4%,其中11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更是高达36.2%。三年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扩大了近6倍。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之中,共生了层出不穷的新概念。近两年,电动化和智能化产生极强的关联,不少车企为了吸引消费者,开启了电动车的硬件“军备竞赛”,激光雷达、自动驾驶等新兴技术,被接连运用到汽车产品之上。
值得注意的是,相当一分部新技术,并未得到充足的验证,一些依托于新技术的配置,在消费者手中变成了“期货”,车企迟迟不能正式开放使用;部分新功能的不成熟,甚至导致了不少出现人身伤害的事故。
不可否认的是,此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尚未成为大众市场,部分用户购买新能源汽车,处于尝鲜或者尝试新技术、新概念的心态,彼时在销量规模不大的情况下,部分车企大力推动新技术、新理念,也是响应了这一部分用户的切实需求。
但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稳定突破20%,新能源汽车已展现成为主流的趋势。在这样的大前提之下,消费者的理念将开始出现新的变化,新能源业态亦亟待改变。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当一个新的产品市场渗透率超过15%的时候,一个新的技术和新的产品,就会从早期使用者,变成早期大众所使用的新技术和新产品。Geoffrey A. Moore提出的鸿沟理论则显示,当创新的技术与产品进入主流市场阶段,实用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将替代早期的技术追捧者成为主力消费群体。
换言之,未来的数年之中,新能源汽车消费和用户需求将开始发生转变,主力用户的需求将从过去几年的“新颖”甚至“猎奇”转变为安全、可靠以及实用,在汽车无法摆脱交通工具属性的大前提之下,用户对于可靠、品质和安全的需求和燃油汽车时代,并无二致。
2022年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占率开始稳步站稳20%之上,用户变化所影响的后市发展,将会把竞争带入丰田等主流车企的节奏之中,这也就不难理解丰田为何会选择在2022年,开始在中国加速布局纯电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