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广泛而长期的存在,导致快递行业最核心的护城河只能是成本。中低端市场的护城河是成本,这在当下已经非常明显,无需赘言。中高端市场的护城河当前看似是品牌、科技等,但当真正的竞争到来之时,核心护城河也同样只能是成本。
快递行业的品牌是快捷时效和优质服务的结果,只要在这两方面有持续的投入,新进入者是可以复制的,这只是一种优势。唯有靠规模效应和精细化管理模式打造出来的低成本是难以被模仿的,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同时,只有成本上有优势,面临相同价格的产品竞争时,领先的企业才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去提供优于同行的服务和时效。
中低端市场由于各家的运输网络都以公路为基础,在这一点上无法做出差异,因此只能靠精细化管理以及规模效应两个维度降低单票成本构筑护城河。中高端市场,除了以上两个维度外,时效件赛道依赖航空网络、高铁网络保证时效能力,中高端电商件赛道则依赖仓配体系来保证履约能力,而获取这些资源的门槛都相对较高。相较于中低端市场,中高端市场成本护城河的构筑需要更多维度。
航空网络的搭建有其时间规律,无法一蹴而就,对于领先布局的企业而言,先发带来的成本优势将非常明显。
航空网络是随着业务量规模及重心的变化逐步建立起来的:
第一步,在业务量较低的发展初期,通过与航空公司签订包仓协议,依靠民航客机腹仓构建点对点航空网络;
第二步,当某些重点航线的业务量逐步增长到能够装满一架货机时,开始建立货机机队,提升时效稳定性,降低单票成本;
第三步,随着业务量的增长,当货机机队达到一定规模时,建设全国性航空枢纽用于中转,开始形成轴辐式网络。
就实际情况来看,国内三家布局时效件业务的快递公司都将初期的全国性枢纽选在了长三角地区不足300公里的范围内——顺丰在杭州萧山机场,EMS在南京禄口机场,圆通则选址在上海和杭州之间的浙江嘉兴机场;
第四步,根据业务量重心的结构性变化以及对未来的预期,布局新的全国性航空枢纽,进一步降低单票成本。以顺丰为例,2018年顺丰航空件达到8亿票,杭州机场已经不是中转的最优选择。鄂州机场由于更接近于整个货量的中心,启用之后将进一步降低全网的航油费用,加深成本护城河。同行的EMS随着近年来航空件的不断增长,同样面临着全国枢纽需要从南京地区迁往武汉地区的问题。
按照国际物流巨头的发展经验,上述步骤是建立时效网络的不二选择,然而我国的一大特殊性在于正在建成极度发达的高铁网络,中距离运输其时效性媲美航空,受天气因素影响小,且运输成本相对于航空具备明显优势。高铁货运的兴起导致航空资源的重要性相对下降,从而给时效件市场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对时效市场的玩家来说,高铁货运是摆在眼前的趋势性变化,卡位高铁货运资源也已经成为未来构建时效市场成本护城河的关键一环。
5.规模效应将持续显现,成本仍存下行空间
快递是一个中国有比较优势的特色行业,中低端市场庞大而又不断增长的业务量为规模效应的持续显现创造了基础性条件。
中转环节,规模效应的体现是中转网络正从“轴辐式”向轴辐式+点对点直跑的“混合式”过渡。FedEx创始人弗雷德·史密斯提出的轴辐式网络,前提条件是美国货量不足,因此需要集货中转从而降低成本。但在中国,这一前提条件不复存在,充足的货量正在使越来越多的线路上出现点对点直跑从而替代枢纽中转,这一趋势在中通、韵达等货量领先的企业中尤为明显。
运输环节,规模效应的体现是小车不断换为大车。快递以抛货为主,在当前技术条件下,中远程运输成本的极限是17米5的进口甩挂车(新车售价75万元左右),这同时也是运输环节规模效应的极限。就当前通达百世各家货量来看,还远未达到这一极限。
除了规模效应,技术带来的成本下降同样日益明显,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将带动成本继续下行。目前全行业正在大规模进行的是分拣环节的自动化,而运输环节的自动化有望在未来三到五年逐步落地。
干线运输是无人驾驶技术的最佳商用场景之一,图森未来等代表性企业的L4级别重卡自动驾驶系统未来三年价格将下降至20万元以内,相比较目前每位大货车司机每年约10-15万元的薪资成本(每辆货车需要两名司机),运输成本将明显降低。同时,通过自动驾驶技术对车辆行驶状态的精准掌控,相对于人类司机,燃油费用也有望下降20%-30%。当然,这些技术虽然能够降低成本并减轻社会物流负担,却并不能提高物流企业的利润率。
(三)发展趋势
1.中低端市场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占比仍将不断提升
(1)电商的蓬勃发展决定对电商件的需求规模远超其它赛道
上游电商的蓬勃发展,为快递电商件市场带来了远超其他赛道的业务增量。相较于完全2B的公务件和商务件,2C的电商件目标客户群体更为庞大,需求也更为高频,其最终客户是消费者个人且覆盖了各个消费阶层。
目前,时效件维持10%-20%的业务量增速,而电商件在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增长的带动之下,存量近10倍于时效件的同时,仍然保持着30%-40%的高增速。
(2)收入水平决定对中低端产品的需求偏好远超中高端
不同赛道空间的差异根源于需求的差异,而需求的结构性差异从根本上来看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在进行快递行业研究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我国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经济体,人均收入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收入分布结构上又以中低收入人群为绝对主力。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现在以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低端消费需求仍然是第一大需求,无论对于电商行业还是快递行业,都是如此。
收入分布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变迁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进程,中低端占据快递市场主导地位的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并且受益于电商渠道进一步下沉,其占比在接下来三至五年仍将继续提升,与中高端市场的规模差距会进一步拉大。
2.大扩张时代已经到来,综合物流发展时点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