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扩张时代到来,快递护城河搭建好了吗?

2019-07-11 14:17

  市场对物流服务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但物流企业在成立之初受自身业务能力和资金实力所限,只能先选择某一重量段的细分市场起步。在其站稳细分市场并形成稳定的利润基础之后,必然要开始跨赛道、跨重量段的规模化扩张,形成更多的网络以提升其满足客户综合性物流需求的能力。

  快递企业的扩张分为两个维度:第一维度,内向扩张,从快递细分市场扩张到高中低端市场全覆盖。第二维度,外向扩张,从快递业务扩张到快运和供应链业务,形成综合物流服务能力。

  这两个维度的扩张是混合在一起同时进行的,从实现难度上来看,第一维度的扩张并不比第二维度的扩张容易,虽然第一维度的扩张同属于一个业务单元。经过长达25年的发展,无论快递中低端市场还是中高端市场,都已经形成了极高门槛,并且由于中低端市场日货量盈亏平衡线已经提升至1300万票,目前的进入门槛已经高于中高端市场。中高端向中低端的扩张,只剩下了并购这一条路径。而中低端向中高端的扩张,还存在着企业自行独立起网的空间和可能。

  

640.webp (35).jpg


  目前,快递企业的扩张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顺丰、百世、中通,全力布局综合物流业务。顺丰与百世的区别在于顺丰以中高端业务为核心,并侧重于生产型供应链,百世以中低端业务为核心,并侧重于消费型供应链。百世是一家非常特殊的企业,战略前瞻布局长远,在资本的助力之下,在其成立之初就已经定位为一家综合物流服务商,而不是像其它同行一样在近两年开始谋划转型。

  第二类,韵达,大力布局快运业务,从消费型的电商件市场进入生产型的工厂件市场。

  第三类,圆通,专注于内向扩张,从快递中低端市场向上进入中高端市场,外向扩张暂时还没有开始。

  

640.webp (36).jpg


  3.并不迫切的国际化,有望走出中国特色的快递国际化道路

  目前,国内消费型的快递市场和生产型的快运市场都保持着快速增长态势,快递企业忙于应对国内市场,对于国际扩张并没有过于迫切的需求。但是海外市场需求的涌现,还是为快递企业的国际化提供了契机,只不过这种契机目前只存在于电商件市场而不是商务件市场。国际市场分为国际间市场和异国本土市场,国际间市场的需求以时效件为主,异国本土市场的需求则更为丰富。

  物流是服务于产业的,快递企业国际网络的搭建需要时代机遇,全球物流三巨头FedEx、UPS、DHL国际间时效网络的形成,与欧美企业进行全球化扩张的历程是一致的。就已经处于成熟阶段的国际间时效件市场而言,中国快递企业面临两方面困难:需求方面,除了华为等少部分企业,大量本土企业还未发展到大规模全球化扩张阶段,产生的需求量并不足以支撑本土快递企业建立全球性网络;供给方面,做时效件只能采用与国际巨头一样的商业模式,提供的产品也是同质化的,而三大巨头经过近20年的深耕细作,早已经建立起坚固的成本护城河,门槛极高。无论哪方面的问题,现阶段都是难以解决的,国内快递企业发力国际间时效件市场时机未到。近期FedEx一再出现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利益的事件,但是国内快递企业却无可替代、深感无力,剩下可供选择的,也只有另一家美国企业UPS以及德国企业DHL。

  异国本土市场,随着近年来东南亚国家电商的快速发展,其快递电商件市场正展现出与中国10年前情况相类似的趋势性机会。东南亚国家与我国相类似的人文、地理与经济环境,为中国快递企业在当地复制加盟制模式提供了基础,而其本土市场滞后的物流体系建设,则为中国快递企业生根发芽创造了条件。在电商的带动之下,中通2017开始年在柬埔寨布网,百世2018年于泰国起网。

  中国加盟制模式的出海,为全球快递企业的国际化扩张提供了迥然不同于欧美模式的中国方案,有望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之下,走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国际化道路。

  五、投资逻辑:快递行业是否值得长期投资?买快递究竟在买什么?

  (一)长长的坡,中国快递企业成长环境得天独厚

  物流需求永不眠,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于物流的需求都将长期存在,作为全球物流标杆性企业的美国UPS和日本YAMATO都是百年企业。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是世界工厂,同时即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国内的物流企业天然享有全球最为庞大的本土市场,成长环境得天独厚,无论消费型的业务、商务型的业务还是正在全力布局的生产型的业务,国内都有充足的空间给物流企业发展壮大。

  仅仅一个小众的时效件赛道,就能够支撑起顺丰千亿市值。与之相比,在日本快递市场市占率高达42.7%的综合物流龙头YAMATO,总市值才刚刚达到约600亿元人民币,只相当于韵达市值水平。

  

640.webp (37).jpg


  整个公路货运行业是一场关于效率和成本的残酷竞争,得成本者得天下。就细分市场的空间来看,目前轻小件约6000亿,小票零担约5000亿,大票零担约8000亿,整车约3.3万亿。大票零担由于集货和中转操作都较为简单,整车业务甚至于都不需要集货中转,因此现阶段通过专线及个体户的组织形式相对于网络型公司能实现更低成本。

  轻小件和小票零担都是散货,大规模的集散货和大规模的中转才能带来效率和低成本,因此具备网络型组织模式的快递、快运是这两个细分市场最有效率的组织形式。随着快运市场产品标准化水平的逐步提升,快递公司的扩张路径日渐清晰:从快递到快运,最终到供应链的一揽子物流服务。

  

640.webp (38).jpg


  中国民营快递企业发展到今天,都只是刚站稳了快递市场的一个细分赛道而已,不仅刚刚开始向综合物流方向转型,甚至于还没有任何一家实现对快递市场各主流细分赛道的全覆盖。以综合物流为终局,目前各家企业都还处在成长的前中期。

  快递企业是从多年来的激烈竞争走出来的,首先已经拥有了稳定的利基市场,外加上市之后融资能力大增,与公路货运市场其它行业及赛道的选手相比实力明显高出多个量级。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