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路零担行业市场规模
(一)公路零担行业市场规模
2018年,我国公路货运周转量达7.12亿吨公里,按照公路货运单价在0.76元/吨公里计算,可估算2018年我国公路货运市场规模约为5.4万亿。根据快递和整车行业公布的数据:
(1)倒算零担物流市场规模达1.54万亿,同比去年增长12.4%,其中快运(小票零担)市场规模约1011亿元,大票零担市场规模约1.43万亿。
(2)从市场细分构成看,2018年快递、零担、整车物流的市场规模占比分别为11.2%、28.5%、60.3%,公路零担市场规模约2.5倍于快递市场,快运(小票零担)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3)未来几年内公路零担物流市场将保持10-15%的增长率,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2万亿左右。
本报告基于以下判断认为零担物流将获得较快增长:由于经济环境导致的制造业供销需求大幅下降,大批量、小批次、低时效的工业产品逐步向小批量、多批次、高时效转变;受益于消费升级下的电商产业发展,B2C快运(小票零担,如家电、家居)的需求增长。
(二)公路零担行业市场运力格局
从公路运力分布角度看,G7以日均点火次数计算,广东、山东、江苏等省份是公路零担物流最繁忙的区域。因为,这些地区制造业较为发达,消费水平较高,同时道路建设状况也较为完善,催生了大量对于电商产品、原材料和成品的物流需求。
(1)以经济中心城市为物流枢纽,公路运力初步形成了华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中部六大区域体系,在各大区域中物流量最大的城市已经占到区域整体运量的大部分。
(2)不同区域间的线路大量集中于物流枢纽间,以华南珠三角、东部长三角及北部京津三个全国经济中心之间最为密集。
三、公路零担行业竞争格局
(一)总体竞争格局分析
1、目前我国零担企业总数量上万家,但公路零担物流(尤其是大票零担)的市场格局较为分散,企业平均规模都较小、行业集中度不高,CR40虽然从2014年开始不断提升,但依然小于5%。
(1)大票零担市场格局极度分散(CR40小于2%且近五年未有明显格局变化);
(2)快运(小票零担)市场则呈高增长趋势,由竞争型市场格局步入寡占型市场格局(注:从2018年开始,CR8>40%);
(3)整个公路零担市场与欧美市场CR8 70%的格局相比,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2、2018年公路零担物流行业收入前三强分别为德邦物流、顺丰快运及安能物流,他们均以快运(小票零担)为主要业务,而顺丰快运则在2018年实现了对安能物流的超越。
(1)德邦物流是成立十余年的老牌公路零担物流企业,主要以直营模式为主,目前已在市场中已形成了品牌优势;
(2)顺丰快运则利用顺丰速运集团的快递网络及品牌优势,实现了重货快运物流业务的飞速发展;
(3)安能物流要相对年轻,选择采用了加盟制的模式,目前吸引了诸多资本,且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
3、国内公路零担行业存在“25亿收入天花板”魔咒法则——即当企业年营收接近25亿元时,大概率会面临增长停滞。
(1)从运联传媒公布的数据看,在快运(小票零担)市场,已有德邦、顺丰、安能、跨越、百世五家企业成功跨过了25亿收入瓶颈,但公路快运老牌企业——天地华宇、佳吉快运和远成快运,2018年的零担收入与2014年的规模相比,几乎陷入增长停滞、甚至出现负增长的状态,而与其同时代成立的通达系(如中通、韵达)很可能会在他们之前成功跨越这一“魔咒”,这背后的深层原因可以在后文中找到答案;
(2)在大票零担市场,则仅有壹米滴答和三志物流两家得益于“股东联盟的模式”的企业突破了25亿收入天花板,其他专线企业则缓慢发展增长。
(二)产品时效和重量分析
本报告对全国公路零担前25强的产品,从时效和重量两个维度进行了整理归纳,最终选择了有对外明确列示产品的15家零担企业进行了分析:从时效维度看,仅有德邦、安能和顺心捷达可以提供“上海-北京”两日到达的标准产品。
(三)产品价格分析
另外,本报告以“上海青浦-北京大兴”线路为例,对以上15家中有公开报价中的10家零担企业的“单位运价(元/公斤)”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零担市场(尤其是小票市场)细分化趋势明显,其中德邦、顺丰、安能组成第一梯队——优质服务支撑高单价,华宇、中通及顺心捷达抢占第二梯队——性价比较高,商桥、壹米滴答、远成和百世则选择了低价走量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