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口到替代到出口,校企合作助力"中国智造"立体仓库"走出去"

来源:东方网 | 2021-12-13 15:38

  建在火山附近的自动化立体仓库要怎样抗震?多年前,一次企业与高校的携手合作,催生了两项国家标准,也令中国智能制造在“走出去”的路上更有底气。

  菲律宾大蓝数字化密集仓储项目为当地防疫应急物资配送发挥积极作用

  日前,由上海精星仓储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与东华大学合作的《数字化密集仓储协同服务关键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项目在2021年“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上荣获二等奖。自2009年起,东华大学机械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上海市重点学科与上海市民营“百强”企业之一的上海精星仓储物流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强强合作,在促进高校学科建设以及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形成的同时,企业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也显著提升,产品逐步实现了从“进口”到“替代”再到“出口”的历史性跨越。

马来西亚宜家家居配送中心(库架合一)

  校企携手,攻克企业“卡脖子”难题

  “09年的时候,市科委组织了高校老师到企业调研,征询企业研发方向的意见或建议。”谈及合作缘起,东华大学机械学院数字化制造系统与装备学科团队负责人吕志军副教授回忆道:“我所在学科团队几位老师走访了这家企业(上海精星),后来他们又到学校来交流了一次,提出了自动化立体仓库在抗震设计上的一些问题,希望我们高校能在产品抗震性能上进行改良。”

  企业提出了需求,吕志军学科团队也有了合适的研究方向,可谓一拍即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很多仓库都建立在火山旁边,那里也是地震多发地区,需要攻克具有抗震功能的自动化仓库系统关键核心技术,企业才能承接这些国家的项目。”说起最初遇到的企业“卡脖子”难题,吕志军介绍道,“实际上解决抗震是一个跨学科问题,不仅需要机械专业,我们也邀请了材料、建筑、信息等专业的专家一起合作。”

  从2009年起,上海精星投入了4500万的研发资金,双方历时4年合作自主研发了数字化密集仓储成套装备与系统并实现了产业化,在智能化仓储机器人、货架轻量化设计与检测、精密制造工艺以及数字化协同调度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一支跨高校、跨国界、跨企业的协同创新工作团队也磨合得愈加完善。

  2012年,上海仓储物流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成立。2017年,项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而企业而言,三年销售收入10个亿的成绩单,让这份投入有了令人满意的回报。

  吕志军老师曾陪同企业前往阿联酋参与竞标。“那是一家生产橡胶轮胎的中资企业在那里设厂,需要建设高架自动化仓库。”之所以会协助企业出国洽谈,缘于吕志军老师学科团队参与了相关国家标准的研制,因此以咨询顾问身份与日本、韩国等领域专家一起论证项目的可行性。

阿联酋某自动化立体仓库规划设计中日韩专家论证会

  “如果说我们两个单位合作的最大成果,我觉得就是推动了2个国家标准的出台。”吕志军老师介绍,由校企合作制定的《立体仓库钢结构货架抗震设计规范》和《立体仓库货架系统设计规范》已经颁布执行,“对企业来说,可以引领行业发展。要对标国外,我们设计也有依据,有底气了。”

  产学研一体,成就长远发展

  从企业发展、科研突破再到学生的成长,“产学研”一体化合作立足当下,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过去12年里,先后已有142家企业、28所高校、14家科研院所在《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中获得表彰。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企业项目调试现场经受锻炼

  合作项目开展以来,吕志军老师学科团队已经带出了30多名硕士毕业生,教研成果斐然。校企合作发表学术论文17篇, 2017年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双方还建立了东华大学-上海精星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学生可以到生产现场见习,积累实践经验。

  “电子商务以及智能制造快速发展需求拉动,智造物流仓储行业目前来看在机械行业发展势头比较独特,行业产值以每年18%-20%增长。”吕志军老师透露,从团队里有几名学生毕业后就直接去了上海精星工作,实现学习就业“无缝切换”。

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

  “我们大四的本科生就会过去实习。平时上课的时候,我也会拿企业产品作为案例进行问题讲解。”吕志军老师介绍,双方还协同开发了“大国工匠”主题的课程思政教育,不仅学生能去企业实践,企业也会派代表进校讲课。“让学生了解,我们中国企业经过多年奋斗在‘一带一路’国家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知道‘走出去’的意义,培养他们的自豪感与家国情怀,这很重要。”

  目前,吕志军老师学科团队中现有4名教师和20多名研究生,新的科研攻坚任务正在紧张进行,吕老师展望未来时表示,荣誉应当归功于东华大学“崇德博学”和“砺志尚实”的校风校训;以此为契机,我们科研团队将继续与上海精星坚强合作,加快推进开放式产学研深度融合,在数字化仓储装备、绿色低碳仓储、冷链防疫物流等领域攻坚克难,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以及经济“双循环”战略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我们通过和东华大学之间的协同创新模式推进技术创新成果,在孵化、转移与集成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上海精星仓储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光辉表示,未来将不断拓展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范围。“瞄准国际物流技术前沿以及国家产业发展急需,构建行业特色明显、国际一流的物流仓储系统工程化研发、技术辐射与产品试验基地,为国家及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