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鸣:国家骨干冷链物流网络成型的战略价值

来源:物流时代周刊 | 2025-07-02 11:37 | 作者:汪鸣

 8888.jpg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确定并公布了第五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名单,广州、杭州、深圳、洛阳等19个基地成功入选。至此,《“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2025年布局建设约100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目标圆满达成,实现了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骨干冷链物流网络的全覆盖。这一举措在完善国家冷链物流网络、推动居民消费升级以及引领冷链物流转型发展等方面,都将发挥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打造高效运行冷链物流服务网络。19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纳入重点建设名单后,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数量达到105个。由于骨干物流基地涉及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且产地、销地有机对接,构建形成了“四横四纵”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进一步优化冷链物流空间布局,对带动冷链物流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网络化发展,有效降低冷链物流成本奠定了坚实基础。

  促进城乡居民冷链消费便利升级。冷链物流骨干网络的形成,对推动城乡冷链物流产销双向融合,畅通特色农产品出村进城,维系生产与城乡消费紧密联系,将产生重要作用。尤其是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间实现通道化互联成网后,能串起农产品生产、流通各环节,加强跨区域冷链物流组织与信息互通,构建起全国一体化冷链物流运作体系,对加快居民冷链消费升级、提升冷链物流效率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引领冷链物流创新和转型发展。积极推进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智能化与数字化改造升级进程,大力推广自动立体货架、智能分拣系统、物流机器人以及温度监控等设备的应用。同时,支持在建筑屋顶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设施,鼓励采用绿色、安全、节能、环保的冷藏车及相关配套装备设施。这些举措对于提升冷链物流的数字化与绿色化发展水平、打造冷链物流领域新质生产力而言,意义重大。

  培育发展冷链物流新经济新动能。105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实现组网运行,其意义深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以骨干基地为支撑,整合冷链物流运行、农产品交易结算及流通服务创新等多元要素,打造冷链物流枢纽经济区或运行平台,有力推动冷链物流经济发展;其二,借助“四横四纵”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在冷链枢纽与平台经济协同作用下,发展冷链物流通道经济,为冷链物流发展注入新活力;其三,凭借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构建的低成本、高效率、强辐射冷链物流组织体系,将农产品生产加工与流通渠道紧密串联,达成农产品供给品质规模提升与消费扩大的良性互动,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极。

  明确冷链物流建设发展政策方向。随着骨干冷链物流网络逐步成网,相关政策势必朝着更系统、精准的方向发展。其一,强化基地运行监测。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运行状况展开积极监测,以此为制定基地建设与发展政策提供坚实的决策依据,真正实现名实相符、功能与效应相匹配。其二,加速基地互联互通成网。基于基地间以及产与销冷链集配网络化运行的需求,加快完善冷链通道网络化运行体系,提升冷链物流的规模化组织能力与供应链服务水平。其三,加大支持引导力度。综合运用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推荐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项目清单等多种政策渠道,加大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项目的支持引导,推动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功能趋于一致,为提升网络化运行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